|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南平市司法局二〇二四年工作综述 2024年,南平市司法行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发挥“一个统抓、五大职能”作用,紧紧围绕省委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和市委细化实化“五增”目标,精心谋划、强化措施,不断推动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平实践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高点统筹 推进全面依法治市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2024年,南平市司法局高位推进法治建设,冲在“起跑线”上,首次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向省委、省政府报送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以市委名义向省委报送2023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报告。全市10个县市区实现年度述法全覆盖,共735名党政主要负责人完成述法,实现“应述尽述”;制定《南平市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规章清单》,激发各级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 同时,南平市司法局落实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政治监督协作配合机制,科学制定法治督察清单,完成三批10个单位督察工作,形成反馈意见10份,梳理问题39个,以高标准完成法治督察部署。 为高效推广执法平台,该局创新多项工作管理机制,南平市累计使用“闽执法”平台开展执法办案11.3万余件。推动片区联合执法、“综合查一次”等创新试点得到上级肯定,南平市“综合查一次”相关做法被省级媒体和司法部微信公众号刊载。 依法行政 深化法治政府建设 立良法,行善治,是新时代立法的基本质量要求。2024年以来,南平市司法局推进“小切口、小快灵”精细化立法,完成1部地方性法规、1部政府规章立法审查工作。配合省、市各部门完成33件次法规草案修改意见征集反馈,提出修改建议291条;审查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和各类合同103份,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各类专题会议35次,提出审查建议135条建议;向省政府和市人大报备规范性文件20件,合法率100%;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政策文件专项清理,梳理上报相关文件11份。 此外,该局建立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专家库、案卷交叉评查、案例指导、工作会商等机制,组织开展集中案卷评查3次,梳理下发问题清单51份,点对点督促整改反馈;常态化开展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全年组织参考2462人次,通过率93.46%。 为规范复议应诉办理,该局研究制定《南平市人民政府行政应诉办法(修订)》《关于市政府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处理程序若干问题的通知》,进一步优化市政府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办理流程;研究制定关于新修订《行政复议法》的实施对行政执法工作影响的提示函,推动公正文明规范执法;打造“当面+互联网+邮寄”全时空行政复议申请模式,进一步畅通行政复议申请渠道,认真组织开展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活动,开展复议案件质量评查工作,推动行政复议工作水平、制度建设、队伍素质实现全面提升。2024年,南平市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085件、受理738件、审结665件,以纠错、调解、和解等方式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218件,矛盾纠纷化解率32.78%。 全民普法 提高公民法治素养 法治之根,在于全民的法治信仰。2024年,南平市司法局制定下发南平市《2024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及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构建齐抓共管的“大普法”工作格局;举行南平市2024年“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激发众多市民参与热情;联合相关单位组织参加第五届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活动,荣获全国优秀组织奖。2024年10月,《构建“1+3+3”普法工作体系 奋力谱写法治南平建设新答卷》在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全体会议上作为典型经验予以推介。 该局培育发展“蒲公英”队伍,拓展“蒲公英+”载体,优化队伍建设;依托“书香建阳”建设,聘请“法律明白人”为群众解答简单的法律常识。乡村“法律明白人”宣传片《法治护航绿水青山》作为设区市司法行政系统优秀案例被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省司法厅微公号刊载。 创新探索运用新媒体形式,扩大普法辐射范围。该局完善“南平小律”智慧普法小程序,提供24小时“指尖上的普法”。全市“南平普法网”微信公众号矩阵联动推出专题栏目。其中,延平区司法局制作发布的普法视频,累计播放量25余万人次。培养邵武“法润铁城”、顺昌“普法小圣”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普法账号。《以“三融合”打造网络“大普法”工作格局》成为全省唯一入选中央网信办2023年度全国网络普法优秀案例的经验做法,并入选第二届法治时代创新论坛“2024年法治创新案例”。 同时,南平市大力弘扬宋慈法律文化,把法治元素融入朱子文化、建本、剪纸、地方戏曲等传统文化,并依托建阳考亭法治公园“智能学法答题取水机”开展常态化答题普法活动。浦城县结合当地剪纸传统文化创作“蒲小法”卡通形象剪纸作品;光泽县在崇仁乡崇仁村设计打造“古街+法治”文化阵地;邵武市将法治元素融入红色旅游,探索“法景融合”普法模式。目前,全市基本实现乡村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 底线思维 巩固维护安全保障 2024年以来,南平市司法局推进“一中心(综治中心)、一平台(涉稳风险隐患信息化平台)、一队伍(平安指导员)、一载体(吃茶话事机制)”的“四个一”社会治理机制,选派平安指导员25名,参与调处矛盾纠纷330起。全市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矛盾纠纷45580件,调解成功率99.91%。 该局立足实际,在全省率先开展社区矫正队伍专业化建设试点,全市近500名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统一配发执法标识、执法装备、执法证件和工作服装,全省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培训班在南平市举办,得到省司法厅充分肯定。联合衢州、上饶、黄山建立省际边界社区矫正跨区域协调监管机制,与丽水、宁德出台涉企社区矫正对象监管二十条意见,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效。 同时,该局强化安置帮教工作,探索政府购买安置帮教服务,为安置帮教对象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帮扶、心理服务等,帮助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引导安置帮教对象更好地融入社会。 司法为民 提升法律服务质效 法律为道,服务先行。南平市司法局依托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机构,融合“12348”热线、“掌上12348”微信公众平台等,推动法律服务“零距离”“全时空”。深化行政审批“放管服”改革,平均减时限比例提升至90%以上,行政许可事项“即办件”90%,“全程网办”100%。该局结合各地实际,以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推动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南平经验”。 该局持续推进“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组织开展“法治体检”活动,及时回应“企呼我应”平台企业诉求;规范公证和司法鉴定执业,办理各类公证事项11079件、司法鉴定案件4792件;持续完善法律援助申请受理异地协作机制,全市共办理援助案件3927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或取得经济利益6197.43万元。 为促进闽台融合,该局创新推出涉企公证服务,该服务被列入2024年《南平市深化拓展新一轮“便利南平”若干措施》。运用公证涉企“绿色通道”,针对台胞台企面临的扩大融资、资金周转、债务偿还、商标转让、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安排公证员“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同时,对接融入福州、厦门海丝中央法务区的福建省域外法律查明中心,为到南平的台胞台企提供便捷、精准的法律服务。 政治统领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政治统领。南平市司法局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并召开党组会议,研究讨论议题;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推动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逐章逐条学、联系实际学,做到全覆盖。 夯实党建基础。该局牢牢把握“司法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紧紧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在统筹谋划和计划安排上下功夫,增强工作的方向感、计划性;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举行观看红色观影、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组织生活形式和内容。南平市司法局机关两个支部被评为“五星级党支部”。 从严管党治党。该局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召开年度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严格落实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以及司法行政干警“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等规定;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各类警示教育资源和违纪典型案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本报记者 陈浩 通讯员 高福 范文飞)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