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红色法治之根看今朝 ————上杭法院古田法庭融红色法治资源于普法宣传教育中 “张法官,以前的审判工作和现在有什么样的渊源呢?”一个青涩的声音在共和国法治摇篮展览馆响起。 “这块内容里体现的闽西苏区司法实践,具体分为起诉、审理、判决及执行几个部分,现在的司法实践可以说是红色法治文化的一个传承与延续。在那时候整个司法实践中,就已经凸显了司法的人民性特色,如在审理中,邀请人民陪审员,使得判决中融入了民意。在裁判执行中,注重教育感化,并以漫画、歌谣等多种形式普及法律。”上杭县人民法院古田法庭法官正细致地给同学们普及着红色法治的故事,“难能可贵的是,即便是在革命战争的特殊时期,闽西苏区司法体现出了对程序和证据的重视,如当事人对初审不满可以提起上诉,枪决人犯‘须经上级批准’,未经审讯‘不得乱施肉刑’等,最大可能地实现司法公正。” 2024年12月26日,古田法庭开展法庭开放日活动,组织古田中学学生来到建于古田法庭内的共和国法治摇篮展览馆。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观看文物史料,了解闽西苏区红色法治史,受益颇多。 闽西这片革命的沃土中,法治种子悄然萌芽绽放出绚烂的红色花朵。在此的古田法庭不仅是司法实践的智慧结晶,更是红色法治文化传承的生动载体,以史为镜,汲取先辈智慧,将法治的光辉融入每一寸土地,每一颗心灵。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古田法庭正如那深深扎根的古木,枝繁叶茂,生生不息。2011年正式开馆、展现革命前辈当年在中央苏区的伟大法制实践的专题馆————共和国法治摇篮展览馆与古田法庭交相辉映,形成“馆在庭上、庭馆相融”的独特景致。展馆内,法魂学堂、红色书屋等功能场所一应俱全,仿佛是一座法治文化的宝藏库,吸引着四方游客前来探寻法治的真谛。这里,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一个集“展览+培训+体验+研修”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基地,开展法治研究、法治课程、法治文化、法治宣传、法治教育“五位一体”的法魂实践活动。让人们在回望历史的同时,感受到法治精神的深远影响。 方寸蕴百年,史篇为序章。随着时代的进步,古田法庭并未止步不前,2022年6月,展馆又以崭新的姿态升级开馆,宛如凤凰涅,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因其独特的历史意义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展馆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全国法院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成为省委、市委党校的“现场教学基地”。至今,已接待40余万人次,让人们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感受法治力量,传承红色基因。 古田法庭始终担当红色“法魂”的传承者、传播者、践行者,从“庭内”“庭外”、“线下”“线上”、“声边”“身边”全方位带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了进一步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古田法庭深入学校、乡村、园区、景区。开展“法护青苗”行动,法官走进校园,担任法治辅导员,通过庭审观摩、模拟法庭、法治班会等多种形式,让司法审判更加具象化,引导青少年树立法治观念,远离违法犯罪;开展“村居法官说案例”探索“订单式”普法宣传机制,为老百姓宣传身边鲜活的司法案例,让法律知识润物细无声地流淌在百姓心间。 “法官很耐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我们理解了复杂的法律条文。他们宣传的那些红色法治的故事,让我们在熟悉这片土地上历史故事的同时,对红色法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位村民说。 在乡村普法的征程中,古田法庭更是不遗余力。法官走进乡村举办“法治夜校”“法行乡村”等活动,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述法治故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法律知识。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村民的法治意识,也促进了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我们还与派出所、司法所等单位进行共建,集多方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促进辖区社会治理不断加强。”古田法庭庭长吴胜佳介绍道。 古田法庭主动把脉村规民约,参与研讨修订工作,将抵制高价彩礼、保护红色遗产、倡导非诉解纷等条款纳入其中,让村规民约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法宝。同时,还培育了一批“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把“法言法语”转化为“民言民语”,让村规民约从“挂在墙上”到“落到地上”,有力推动基层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让法治精神在乡村基层不断深耕与绽放。 一座展馆,嵌明珠于红土,以物载情,铭刻了风华沧桑;一种血脉,倾注司法精神内核,涌动不息,辉映了锦绣山河,同寻法治之根来看今朝。 (本报记者 王思琦 通讯员 张贵峰)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