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2-19 09:21:25

诏安法院创新机制打造源头解纷“金钥匙”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调”向前延伸 “解”深入民心

————诏安法院创新机制打造源头解纷“金钥匙”

在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将司法职能转化为源头解纷的“金钥匙”,已然成为开启“治理工作宝箱”的核心课题。诏安法院立足辖区实际,把打造基层“领衔创新项目”作为有力抓手,在纠纷源头化解工作上成绩卓著,以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多维协同

筑牢解纷防线

“要不是法官帮忙,我哪能这么快拿到赔偿。”日前,七旬老人黄某握着法官的手感谢道。这起交通事故赔偿纠纷的圆满化解,是诏安法院凝聚多方力量,让多元解纷机制在基层治理中焕发活力的真实写照。

2024年初,李某驾车时不慎撞倒黄某,致使黄某受伤入院。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用和赔偿金,两位老人愁眉不展,协商无果后,黄某向法院提起诉讼。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经调查发现,李某的肇事车辆并未投保,且个人偿付能力有限。考虑到双方既是同乡邻里,又都年事已高,为妥善化解矛盾,在征得双方同意后,诏安法院启动多元解纷机制,委派经验丰富的乡镇调解员主持调解,法院全程专业指导,并邀请公安、司法行政部门协同参与,力求从法理情多维度化解纠纷。

调解现场,各方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公安民警凭借专业知识,精准剖析事故责任认定;调解员从乡情伦理出发,耐心劝解疏导;法官依据法律条文,详细阐释赔偿标准。三方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从不同角度为纠纷化解提供支持。

经过数次调解,情与法的交融终见成效。黄某主动减免部分赔偿,李家子女当场凑齐款项。当两位老人在调解书上按下指印时,在场人员无不感慨:司法温度融化的不仅是赔偿数额的坚冰,更是修复了即将破碎的邻里纽带。

这次纠纷的成功化解,折射出诏安法院构建的立体化调解网络所展现出的优势。2024年,该院推动县平安办出台深化重点行业领域纠纷源头治理实施方案,整合乡镇司法所、行业调解组织等基层治理单元,更加深入地调动基层治理单位参与化解纠纷,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成讼”。

跨界联动

织就治理网络

“工资到账了!”在诏安法院劳动争议调解室,几名农民工的手机接连响起提示音,饱受欠薪困扰的他们终于露出了笑容。这场持续数月的讨薪拉锯战,在“调裁审”一体化机制助力下,短短几天便尘埃落定。

“老板拖着我们好几个人的工资不给,我们实在走投无路了。”2024年11月,诏安法院诉讼服务大厅来了几名农民工,满脸焦急。工作人员赶忙上前询问,可他们除了老板的姓名和手机号外,其他具体信息一无所知。这给案件推进带来不小的困难。

面对这一困难,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迅速启动“调裁审”机制应急响应,召集县人社局、总工会、行业协会多方联动,根据工人提供的工地项目名称,运用各类信息资源进行调查。几个小时内,欠薪方的信息便浮出水面。

找到欠薪人后,对方却大倒苦水:“我不是故意拖欠,实在是最近资金周转困难,要不你们走诉讼程序吧…………”

考虑到一旦进入诉讼程序,不仅耗时漫长,还会增加各方成本,诏安法院立即联合各部门从法律、情理等多个角度,向欠薪人耐心地释法说理。

“这是我们现在对恶意欠薪行为的惩治力度的工作情况,请你看一下。”

“每一位劳动者都有权获得相应报酬,对于法院判决后拒不自觉履行的,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强制执行。”

…………

面对欠薪人的抵触心理,调解团队兵分三路:工会干部算“良心账”,人社专员亮“惩戒牌”,法官助理列“履行清单”。最终,自觉理亏的欠薪人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承诺尽快支付拖欠工资。

在漳州中院关于行业纠纷化解工作的指引下,诏安法院全力构建“调裁审”一体化劳动争议预防解决机制。2024年,该机制成功化解131件劳动争议与劳务纠纷,形成以专业调解组织为核心,以行业调解为纽带的多元解纷新格局,完成从“单兵作战”到“集团作战”的转变,让行业纠纷化解驶入“快车道”。

[page]

前移阵地

激活基层动能

诏安县某新能源建设项目于2024年8月正式动工,这个承载着能源转型使命的省级重点项目,却在推进过程中遭遇了棘手的租赁纠纷。项目用地涉及某农场公司与120余户租户的租赁合同纠纷,眼见租户们相互观望、协商停滞,工期倒计时却日益紧迫。

对于此次可能形成系列诉讼的案件,诏安法院高度重视,派遣经验丰富的法官深入专项工作组。这一举措打破了传统的“坐堂办案”模式,法院携手农业农村局、司法局等相关部门,直接将司法服务延伸至田间地头,确保法律服务更加贴近群众需求。

工作组为此加班加点,仅用一个月时间便完成了多轮走访。他们了解到,主要问题是该项目建设前,租户为了养殖已投入较大成本,若要开展该项目的建设,就需要收回租赁的鱼池与土地,而某公司与租户间的租赁合同大多尚未到期,因此租户不愿意提前解除合同。

了解问题,方能对症下药。在调解现场,法官拿着计算器帮租户算经济账,相关部门的专家则指导转产方案。工作组表明通过协商方式解除合同,更有利于租户;且该项目为是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对大家伙的未来都有帮助。

“原以为要对簿公堂,没想到法官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合力化解,效果这么好,把纠纷都化解在鱼塘边。既让乡亲们心服口服地签字,也让我们赶上并网发电的黄金期。”当最后一户村民在补偿协议上按下红手印时,项目公司负责人不禁感慨道。据了解,该项目已于去年年底成功并网发电。

自2021年以来,诏安法院积极融入党委领导的基层治理体系,选派15名法官挂钩对接辖区乡镇,6名法官入驻行业调解工作室,对久调不决、疑难复杂等纠纷进行指导。多部门联动调处,打破信息壁垒,有效预防矛盾隐患发展为诉讼案件。漳州中院与基层法院、乡镇、社区建立联络机制,开展巡回指导等工作,切实做到治诉前“未病”,预防诉后“复发”。

(本报记者 蔡欣利 通讯员 李巧青 江英凤)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