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3-07 10:04:16

“警营画手”笔下的和美“平安图”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警营画手”笔下的和美“平安图”

————记“福建省三八红旗手”厦门市公安局翔安分局人口管理科科长周燕芳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3月7日讯 在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厦门公安队伍传来喜讯————周燕芳荣获“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称号。这位既能执笔绘就“鹭小营”萌警IP,又能扎根基层创新多项便民举措的警营“多面手”,从警二十年在鹭岛平安画卷绽放出柔美而坚韧的巾帼芳华:从户籍窗口的细致描摹到社区治理的精雕细琢,从便民服务的暖心浸润到警务创新的泼墨挥洒,她用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坚韧,把警服蓝的刚毅化为笔尖的温暖色彩,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平安图”。

周燕芳(左)

民生水彩画————

晕染群众心头的暖色调

“其实我没学过画画,算不上特长,顶多算喜好,开始拿起画笔,是源于晒娃。”厦门市公安局翔安分局人口管理科科长周燕芳坦言,家里有了二宝后,她觉得孩子们的童言趣语充满画面感,便拿起画笔开始涂涂画画。令她没想到的是,自己将“拙作”发到网上后,获得了不少关注,从此,画笔便成了她工作、生活中最好的“相机”。

“当年计算机专业特招入警时,我以为会去刑侦部门,结果被分到户籍窗口。”2005年盛夏,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周燕芳走进翔安分局办证大厅。彼时的她未曾想到,这个与“打击犯罪”相去甚远的户籍窗口,会成为她践行初心的起点。

面对群众操着闽南方言的急切询问、老人颤巍巍递上的证件,她很快意识到:“户籍窗口不是机械的流水线,而是人心的连接点。”身为永春人的她苦学翔安腔,并自创“三语工作法”:普通话解释政策、闽南话拉近距离、手写纸条补充说明。

一位瘫痪老人因身份证过期无法就医,家属急得落泪。周燕芳当即协调民警携带设备上门采集信息,当天便将临时证件送到床边。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为中考考生加急办证、帮无户口人员落户…………“户籍窗口是群众看公安的第一扇窗,我们要让这扇窗透出光。”周燕芳言语坚定。

“户籍档案里装的不是纸,是人生。”在警营新苗培塑课堂上,周燕芳总以这句话警醒着户籍警的使命担当。那年春分时节,满面风霜的老黄搀着耄耋生父踏进翔安分局。这位年逾五旬的汉子声音发颤:“养父母去世二十载,我向法院提交了多次解除收养关系诉状,却因缺乏适格诉讼主体始终未予立案。”凝视着当事人眼底的希冀与惶惑,周燕芳在系统梳理原始户籍档案、走访多位知情人形成完整证据链后,发起跨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当变更页‘次子’字样映入眼帘时,老人龟裂的拇指反复摩挲着油墨未干的纸页。

“警察的笔尖,既要有法律的重量,更要有人心的温度。”揣着这样的初心,周燕芳三年来解决辖区无户口人员落户难题近百例。

她的暖心还用“画笔”延伸到了更远的地方。设计“鹭小营”女警卡通形象时,她特意让卡通人物系上围裙、手持锅铲————“警察不仅是执法者,也可以是邻家姐姐”。这个萌趣形象随后出现在反诈宣传册、校园课堂甚至慰问孤寡老人的活动中,成为群众眼中的“平安符号”。

“女警的细腻,在于总能看见那些被忽略的角落。”周燕芳说。这份柔软,宛如水彩漾开的温情,无声无息地渗透进百姓生活的细枝末节之中。

治理工笔画————

勾勒基层平安的铁线功

2020年升任人口管理科科长后,周燕芳的战场从三尺柜台转向更广阔的基层田野。

人口管理科是直接面向群众、面向基层的业务部门,小到群众要办理户籍业务,大到派出所社区警务指导,这些都是人口管理科的日常工作内容。“社区警务不是纸上谈兵,得像画画一样,先打底稿,再层层晕染。”周燕芳常这样比喻自己的工作。作为人口管理科科长,她深知基层治理的根基在于精准与细致。

她还牵头制定社区民警绩效管理细则,推动全区争创全省首批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1个、一级派出所3个,辖区刑事警情连年下降。

作为派出所业务指导部门,她坚持将业务培训指导贯穿始终:开设社区警务大课堂,对社区民警进行针对性指导培训。为了提升培训效果,她用画法讲解业务培训,有效提高培训质效,甚至还有手绘课件,将复杂的系统操作流程变成卡通图解,连老民警都笑称:“看她的画,比看说明书明白多了!”

五年耕耘,成效显著:翔安区刑事警情连年下降,群众安全感位列全省前列,人口管理科也因工作成效突出,3次被授予集体嘉奖。这幅基层治理的“工笔画”,因她的匠心独运而笔触清晰、筋骨扎实。

[page]

创新泼墨图————

挥洒警务改革的写意风

如果说基层治理需工笔细描,改革创新则需大胆泼墨。周燕芳的手绘漫画和其他人不一样,她喜欢在作品上做更多的留白,恰似她不断突破的警务探索:“如同水墨画的留白哲学,为警务创新预留发展空间。”

2024年11月24日晚,民安街道垵边社区的村路上一片漆黑,浓稠的夜色如墨般铺展开来。

“都给我停下!”一声厉喝骤然打破平静,三道雪亮的光束瞬间穿透夜色。民安街道社区消防巡护队队员们脚步匆匆,迅速冲进正在扭打的人群。原来是两名村民因琐事起了口角,随着夜幕彻底落下,几杯酒下肚,争执不断升级,竟演变成了持械对峙的危险局面。“先把棍子放下!”巡护队队员用方言大声喝止,声音里满是不容置疑的威严,同时,迅速向110指挥中心报警。警笛声由远及近,在这紧张的等待过程中,巡护队队员们没有丝毫懈怠,迅速拿起防暴钢叉,手脚麻利地构筑起临时隔离带。待警察赶到时,涉事双方已被稳稳控制在安全距离,一场一触即发的冲突,就此被成功化解。

民安街道这支由158人组成的社区消防巡护队就是周燕芳牵头开展警网融合工作的成果之一。她整合网格力量661人、治保会成员1210人共同参与群防群治,成立护村巡防队伍30支465人,着力推动辖区基层治理的深耕细作。

辖区内8个派出所的社区警务水平存在差异,面对这一现状,她沉下心来,拿出“绣花功夫”,细细梳理,精心制定出一份工作清单。同时,将繁琐复杂的户籍管理、矛盾调解流程,转化为通俗易懂、“看图操作”的标准化手册。“男同事们在冲锋陷阵方面很有优势,而我们女性更擅长把千头万绪的工作梳理整合,编织成一张严密的工作网。”谈及工作心得时,她微笑着说道。

在推动“派出所主防”改革中,她创造性地推出社区民警就地接处警的翔安“星火模式”,实现社区民警就地接处警+警民联调24小时全覆盖,真正做到将矛盾化解在田间地头。

今年2月17日晚,马巷街道同美社区的地磅店卷帘门哐当作响,两个年轻人因电动车挪车问题电话争执,竟演变为两个家庭之间的冲突。马巷派出所警民联调室及时介入,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这场险些升级的纠纷,在法理情交融的调解下,化作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注脚。

这样的案例,正是周燕芳打造的“平战结合”工作体系的缩影————去年一年,周燕芳累计指导排查各类矛盾纠纷万余起,调处率达90.44%。

如今,这幅泼墨绘就的改革画卷,因她的胆识与情怀更多了几分生机和灵气,为厦门警民联调、警网融合提供了翔安路径、翔安样板。

从“福建省五一巾帼标兵”到“福建省三八红旗手”,这位手持画笔的警营“业余画手”用艺术与责任的双重笔触证明:最动人的平安画卷,永远源自心系人民的赤子丹青。

(本报记者 王淯滢)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