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3-11 09:45:54

宁化法院法官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追“锋”路上,法徽闪耀…………

————宁化法院法官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3月11日讯 槌起槌落皆有情,法徽如星照民心。在宁化县人民法院,有这样一群法官,他们是群众眼中的“知心人”,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化解心结;他们是公平正义的“执行者”,将“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他们是少年成长的“守护者”,在稚嫩与迷茫间指引方向。他们在浩如烟海的卷宗前默默耕耘,在雾暗云深的证据中寻找真相,他们用热血、智慧与信仰,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薪火相传。

银火炬:司法便民的“螺丝钉”

身背法徽,手拿卷宗、条幅,一张木桌、几条板凳,2024年11月12日,一起遗产继承纠纷在济村乡湖头村开庭审理。

考虑到房屋继承人中有年过八旬的老人,且居住在较为偏远的山村,不方便出行,承办法官张永兴决定将法庭搬到老人家中,开展巡回审理。本着“以和为贵”的家事调解理念,张永兴为双方当事人释法析理,并耐心解释“继承、转继承”等相关法律规定。在张永兴悉心答疑解惑后,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调解意见。

“遗产继承纠纷,审的是遗产,理的是家事,分不开的是一家人的亲情。”调解结束,看到大家舒展的眉头,张永兴说道。

从业四十载,张永兴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下乡开展“巡回法庭”了,从书记员到审判员,从禾口、中沙、曹坊、泉上到郊区人民法庭,再到华侨经济开发区人民法庭,宁化县16个乡镇200多个行政村,他都留下了足迹。

对张永兴来说,法律该是解渴的凉茶,不该是难饮的苦药。那18本泛黄的调解笔记,记录了田间地头的鸡毛蒜皮、祠堂内外的家长里短,也记满了他用脚步丈量的司法温度。他就像一颗“螺丝钉”,紧紧地铆在群众最需要他的地方。这些年,他审理了3800余件案件,以调解方式结案的约40%。

金火炬:社会和谐的“润滑剂”

“法律条文是冰冷的,但法官的心应该是火热的,我做梦常梦到办案,总觉得法官多走一步,群众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从初出茅庐的青年书记员,到经验丰富的资深法官,在法院的16个年头里,王飞凤始终向前一步,帮助困境中的人们走出阴霾。

春风化雨润无声,他就像春雨滋润着这片红土地,同事这样评价:“他既有‘剑的锋利’,也有‘爱的柔肠’。”

转到审判岗位后,王飞凤带头办理疑难复杂案件,在审理案件时注重“三个效果”有机统一,有效实现案结事了人和。2023年11月,在审理一起租赁合同纠纷案件时,因诉前调解不成,案件立案后进入审理程序,原告某公司请求判决解除与被告杨某的房屋租赁合同,要求杨某腾空并返还租赁的店面,支付拖欠的租金、场地占用费、违约金等。

原本以为只是一件简单的因房屋租金拖欠引起的纠纷,直到被告杨某以各种理由拖延腾房期限,王飞凤决定到现场督促履行。通过现场调查,王飞凤发现杨某的情况有些特殊。王飞凤没有简单一判了之,而是对杨某的家庭情况进行深入调查。

原来,杨某系浙江人,孤身到宁化做小本生意,女儿刚出国留学。其因投资失败、婚姻失败等原因,处事有些偏激。于是,王飞凤上门做杨某的思想工作,并经常通过电话、微信对杨某进行心理疏导,给予其关心、鼓励。最终,杨某想通了,把房屋腾空交付给原告公司,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相关款项也当场支付完毕。

[page]

蓝火炬:民生关怀的“连心桥”

他是一名“90后”青年法官,高大帅气的他被同事们戏称为“院草”,但他却行事低调、作风务实。扎根办案一线,六年磨一剑,罗斌在执行局期间共执结1000余件案件,执行到位金额8000万余元。转岗到刑事审判庭后,他也能够迅速进入角色,把责任扛在肩。

那是一次特别的“下乡”,罗斌和执行局同事不是带着“手铐”去拘留被执行人,而是拎着罗斌自费买的米、油、水果等去看望一位特殊的申请执行人。

这是一起十年前的赡养费纠纷案件,申请执行人张爷爷、官奶奶已年过八旬,他们有三个儿子,张甲、张乙在家务农,张丙在外打工。2013年,张爷爷、官奶奶向宁化法院起诉要求张甲、张乙、张丙给付赡养费。法院经审理,判决兄弟三人每人每月给付其父母赡养费220元,今后其父母因病救治的所有医疗费用由三人平均负担。

案件判决后,前几年兄弟三人均按时给付赡养费,后张甲、张乙开始懈怠履行,张爷爷、官奶奶便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当时这个案件由刚到执行局的罗斌负责,为避免家庭矛盾激化,罗斌多次联系双方当事人,登门拜访了解家庭矛盾的症结所在,最终用法、用心、用情解开了张家兄弟与爸妈多年的误会。

“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岁月轮转,无论是“60后”法官银龄下的“坚守”,还是“80后”法官铁肩下的“担当”,抑或是“90后”法官青涩下的“传承”,每一个平凡的个体都怀揣赤忱之心,秉持为民之意,用他们的一言一行践行“雷锋精神”,让这团薪火在宁化法院越燃越旺…………

(本报记者 彭冬晴 通讯员 童叶萱 范文琦)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