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3-13 09:50:33

龙岩市新罗区委政法委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开出基层治理“法治良方”

————龙岩市新罗区委政法委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面对基层社会治理中矛盾纠纷主体多元、燃点降低、触点增多的新挑战,龙岩市新罗区委政法委以“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为契机,将政法力量向基层一线“精准投送”,构建起“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治理闭环,探索出一条“小矛盾不出网格、大纠纷不出社区”的善治路径,确保全区社会的安定稳定。

摸排网格化

从宠物犬吠叫扰邻到楼下漏水楼上推诿,老邻居因一棵树反目成仇…………这些看似微不足道、日常琐碎的矛盾纠纷,若不及时妥善处理,就很容易上升到社会治安问题,甚至发生“民转刑”案件。

新罗区委政法委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摸排网格化,在线上依托12345平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110警务平台、e龙岩平台等平台收集各类矛盾纠纷信息;在线下通过“综治中心服务大厅+警务网格+村(社区)网格+行业部门”等渠道进行摸排,及时发现处置苗头隐患。同时建立纠纷类警情通报机制,全面梳理全区纠纷类警情,对可能引发极端案件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开展一次地毯式大起底,通过分析研判,将隐患纳入“五重清单”进行管理,实现排查工作的全覆盖。

“以往,矛盾纠纷的发现和处理确实是一大难题,但如今通过实施纠纷类警情通报机制,我们能够更加及时、有效地识别并解决潜在的隐患。这一机制不仅提升了我们对矛盾纠纷的敏锐度和响应速度,还确保了问题能够得到妥善处理,从而有效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西城派出所所长感慨地说。

2024年以来,西城派出所联合街道、社区和主管部门共同化解纠纷警情183起,群众短信评议满意率达97.4%,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隐患消除在萌芽。

调解专业化

新罗区委政法委以龙岩市区一体综治中心为依托,设置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室,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访调对接、纠纷调解、法律咨询等,形成专业调解合力,实现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进一步提升了调解的专业性和效率。

2024年10月28日,卢某某(聋哑人)被雇主刘某某拖欠两千余元工资。12月,他多次通过12345平台进行投诉,情绪激动地在平台留言。西城派出所民警多次出警协调,安抚其情绪。考虑到卢某某的特殊情况,西城街道西桥社区组建工作专班通过微信与其沟通,同时联合劳动保障所对刘某某进行劝说。经过工作专班人员半个多月的调解,刘某某最终同意支付卢某某全部工资,欠薪纠纷得以化解。

“近年来,我们还通过工作机制化,进一步明确全区属地与行业主管责任,将矛盾化解分解至358个村(社区)网格,并按照‘高、中、低’风险建立一人一档管理机制,实行三级包案攻坚与‘双专班’联合化解,同时区委政法委与纪委监委分别成立调研指导与督查组,共同推动工作落实。”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page]

化解法治化

“这些年我对儿子确实亏欠,我愿意承担抚养责任。”面对调解员的劝说,陈某最终低头认责。陈某与俞某2014年协议离婚,约定陈某每月支付2000元抚养费。然而,陈某十年间分文未付,截至2024年8月,累计拖欠23.2万元。无奈之下,俞某在12338妇女维权热线进行咨询。

新罗区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介入,依托“调解超市”平台,迅速启动诉调对接机制。调解员林演芝深入调查找到了矛盾的核心:“陈先生,您是因为生意失败才无力支付抚养费的吗?而俞女士这边,她创业也是举步维艰,孩子虽然成绩优异,但长期缺乏父亲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还是会有伤害的。”针对这一情况,调解员以亲情为突破口,精心组织双方面对面沟通,通过展示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成功唤醒了陈某内心深处的父爱。

2024年8月29日,在调解员的调解下,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陈某承诺将积极履行抚养责任。这不仅是陈某个案的解决路径,也是新罗区强化人民调解、推进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新罗区委政法委通过化解法制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开展人民调解、司法调解,推动案结事了。强化人民调解,积极推进访调对接、调解前置,将调解、和解贯穿矛盾纠纷事项办理全过程。强化诉前调解,全区设立多个“调解超市”专业“连锁”,集中攻坚矛盾纠纷高发领域,提供特色调解“产品”,提供综合型诉前调解服务,切实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诉前。2024年,全区诉前化解纠纷共5531起。

新罗区委政法委将持续以“绣花功夫”雕琢治理精度,以“法治灯塔”照亮善治之路,让每一份诉求有回响、每一起纠纷有温度、每一寸社区有安宁,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写下生动注脚。

(本报记者 邓炳秀 实习生 林锶颖)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