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曦微露,社区民警带着走访工作簿穿行于街巷楼宇间;派出所调解室里,一杯热茶、几句暖心话,剑拔弩张的矛盾纠纷悄然消融……这背后,正是漳州市公安局台商投资区分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写就的民生注脚。 近年来,该局建立完善联排联处机制,实现对各类矛盾纠纷全覆盖排查,立足“派出所主防”,完善“两队一室”“一村一警”等机制,将平安防线构筑在群众“家门口”。同时,该局扎实推行“驻所调解员”机制,进一步让邻里矛盾、民生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自机制运行以来,全区累计化解矛盾400多起,调解成功率达97%,获赠的30多面锦旗见证着“小调解”托起的“大平安”。 辖区群众到南门海防派出所送致谢锦旗 下沉社区 排查矛盾 “这几个小区群众反映较多的主要是噪音扰民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在龙池警务室调解室,民警与调解员正在梳理近期群众诉求的排查台账。 为避免因小事引发矛盾及极端案事件,连日来,龙池警务室组织警力积极开展噪音扰民问题整治工作。 “噪声不仅会影响到别人的生活,更有甚者还会违反法律法规……”整治期间,民警、辅警针对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小区进行巡查和劝阻,向群众详细讲解噪声污染的危害与防治,让其了解生活噪声扰民是违法行为。 宣传期间,民警了解到个别小区住户因噪声问题引发多次吵架的情况,便趁此机会将双方约到物业进行调解。 “大家都是邻居,各退一步,深夜放歌确实会影响到别人休息。”民警通过对双方当事人开展正面引导,规劝大家切实增强公德意识,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主动消除噪声污染,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确保从根源上解决噪声扰民问题,赢得群众理解与配合。 “民警讲得透,我们也听得懂。”曾因孩子练琴被投诉的李女士说,“以前只知道吵邻居不对,现在明白超标多少分贝算违法、持续多久要担责。” 依托群众求助类型和排查风险隐患台账,民警将传统“事后处置”转向“事前拆弹”,让潜在的矛盾纠纷止步于排查阶段。 公调对接 高效解纷 不久前,在辖区某小区经营商铺的杨大姐,因楼上住户胡先生将车停放在其店铺门口的公共位置、影响过路一事,与胡先生发生口角。杨大姐坚称小车堵住店门影响做生意,胡先生则认为车是停在公共区域,双方互不相让。 得知该情况后,角美派出所值班民警与驻所调解员老郭等人立即驱车赶到现场。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调解员将双方约见到调解室,耐心劝解双方放下成见、好好商谈。 在派出所民警和调解员长达2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下,双方终于互相谅解,顺利解决了停车问题。“调解员说话在理,我们服气。”胡先生的话道出其他居民的看法。 案件的顺利化解,与“驻所调解员”机制息息相关。该机制试点工作始于角美派出所——2022年,一组数据折射出改革迫切性:该所辖区每年接处警8000多起,超三成是邻里口角、占道纠纷等矛盾纠纷类警情。 在各类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警力不足的难题应如何破解? 台商投资区分局充分发挥“派出所主防”工作职能,率先在角美派出所开展“驻所调解员”机制试点工作,采取政府委派专职调解员到派出所驻点的方式,全天候为基层群众提供专业调解服务。 试点工作开展后,由驻所调解员和办案民警、社区民警联合开展调解工作,形成了公安机关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相互衔接、良性互动的“公调对接”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使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 数据显示,2024年,角美派出所“公调对接”调解室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专业性的优势,共协助民警成功调处案件131起,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68起,服务人数1100多人次,调解成功率达97%以上。 试点成效显著,该局遂将“驻所调解员”机制向全域推广。如今,台商投资区分局各派出所均实现调解员入驻,共同构建起“矛盾不出片、纠纷快调解”的调解新格局。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