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人分饰两角,先是伪装成财大气粗的“富豪租客”,骗取钱财;得手后,又伪装成“律师”,声称为受害者讨回公道,再次实施诈骗……日前,厦门市公安局发布这起接触型诈骗案件,同安警方在6小时内快速侦破此案。目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 “富豪租客”借钱后失联 “警察同志,帮帮我,我连孩子的生活费都没了!”3月4日上午,住在同安的王女士急匆匆地跑进厦门市公安局同安分局西柯派出所求助。在民警耐心安抚和询问下,王女士缓和了情绪,慢慢说出事情缘由。 原来,王女士是外地人,在同安从事出租房的管理工作。2020年10月,王女士因租房业务结识了一位“富豪租客”周某杰。彼时,周某杰经人介绍,表示要租房,直接预交了数月的房租,这让王女士对其印象很好。 周某杰租下房子后,时常与王女士闲聊,节假日回老家还会给她带一些特产。二人相熟后,周某杰自称生意遍布多地,还常在朋友圈晒出“工厂实拍”“名表豪车”等图片或视频。其间,周某杰得知王女士是外地人后,还多次表示“可以帮助其解决保障房指标”。几番交流下来,周某杰的出手阔绰和频繁示好,逐步获取了王女士的信任,王女士对其富豪人设信以为真。 然而,2021年8月开始,周某杰以生意周转急需资金、工厂要抵押、遭遇突发急事等理由,陆续向王女士借钱。王女士出于信任,一次次慷慨解囊。 2023年6月,周某杰因无力支付房屋租金,被房东赶走,王女士才察觉到不对劲,开始催促周某杰还钱,但对方以各种理由推脱。 “每次借钱都没有写欠条,最多是一次5万元,少则几千元也有。”据王女士统计,2021年到2023年之间,周某杰先后向其借款的金额达到30余万元。“这些钱都是给儿子攒下的结婚钱,还包含房租周转资金和多年积蓄。”王女士说。 冒充律师再骗手续费 2023年年底,王女士多次联系周某杰,让其偿还欠款,但周某杰每次都以自己人在外地跑生意为由推脱,后面更是不接电话,人也失联了。 绝望之际,王女士手机上突然收到一条自称“律师”的好友申请,对方表示可以帮忙追债。王女士立马通过“律师”的好友申请,并向对方讲述自己的遭遇,寻求解决方法。 这名“律师”开始揽活,编造需要手续费走关系等理由,先后骗走王女士9000元。钱花出去了,可“律师”这边毫无新进展,借出去的钱也迟迟没消息。多年的积蓄付诸东流,王女士越想越不对劲,选择报警求助。 “送奶工”多次行骗被抓 根据王女士所述,办案民警敏锐捕捉到“工厂抵押”“律师费”等异常关键词,判定这是精心设计的骗局。根据线索研判,警方很快发现周某杰就隐匿在省内其他地市的一个牛奶站,以牛奶配送员的身份住在员工集体宿舍。 3月4日,天正下着雨,警方直奔周某杰所在地市,在牛奶配送点外冒雨蹲守。当天下午3时,周某杰像往常一样送牛奶经过蹲点地点,被民警当场控制。从报案到抓捕,仅用6个小时。 “我们抓获时,他手机里还存着伪造的豪车视频。”办案民警介绍道,周某杰不仅虚构富豪身份,朋友圈所谓的“工厂实拍”“名表豪车” 也是他从网上下载来的。抓捕后,民警还在周某杰住处查获多个微信号。 经查,主动联系王女士的“律师”,实为周某杰用另一微信号假扮的。“他白天送牛奶,晚上混迹酒吧,骗来的钱全砸进六合彩等赌博中。”办案民警说。 经讯问,周某杰对诈骗行为供认不讳,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因涉嫌诈骗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 警惕“熟人借款”陷阱,即便认识多年,涉及大额借款,务必核实对方资产、还款能力,切勿轻信口头承诺。同时,严防“身份伪装”诈骗,线上沟通难以辨别身份,涉及转账、手续费等要求,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对方身份。此外,拒绝“赌债填坑”套路,诈骗资金多用于赌博等高危行为,发现身边人有异常借贷,请及时报警!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