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5-08 16:29:22

三明市沙县区公安局为“国民小吃”增强反诈“免疫力”

作者:记者 彭冬晴 通讯员 李光祯 陈萃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三明市沙县区素有“中华小吃之乡”的美誉,随着沙县小吃不断“破圈”——从地方美食到国民小吃,从偏居一隅到走出国门,逐渐发展为富民产业。小吃业主们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幸福感也随之满溢。如何守住他们的“钱袋子”,成了沙县区公安局的“心头大事”。

近年来,沙县公安持续深入推进全民反诈工作,结合地方特色主动“突围”,积极探索多形式、个性化反诈宣传模式,将反诈知识转化为群众可感知、易接受、能操作的“安全指南”。

“诈骗分子多以订餐名义加上小吃业主的微信,待餐送达后再以支付宝、微信限额等理由,一步步引导商户成为‘洗钱帮凶’,导致商户名下的账户被冻结,甚至可能承担涉案资金被划扣的经济损失。”3月7日,沙县区2025年第一期小吃培训班开课,民警郭舍卫结合发生在辖区的真实案例,一一拆解诈骗套路。台下的学员听得聚精会神,不时响起热烈掌声。

“我们与相关部门合作,将反诈课堂进阶为每期小吃技能培训班的‘必备科目’,在提升小吃业主专业技能的同时,为他们注入反诈识骗‘免疫力’。”郭舍卫介绍说。

对于在外经营小吃店的业主,沙县区公安局也给予特别关怀。3月15日,在海南三亚经营小吃店的罗女士迎来一波特殊的“客人”——沙县区公安局民警,他们不远千里到店宣传电信网络诈骗预防知识。

常见的诈骗类型及防范“两卡”洗钱犯罪等内容伴随着熟悉的乡音娓娓道来,让罗女士萌生出家乡远隔千里但又咫尺之间的感觉。“这些反诈知识非常及时、实用,让我们对诈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今后我们也会加强防范,将学到的反诈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人。”罗女士说道。

随着小吃店的生意越来越好,罗女士手头的闲置资金多了起来,一些介绍参与网络投资、刷单返利等来历不明的电话也“前赴后继”,承诺的丰厚回报让人心动。但想到自己曾接受的反诈宣传,罗女士一下子就清醒过来,果断挂掉了电话。

异地送达反诈知识,已经成为沙县区公安局的常态化工作。“我们每年会组织两次前往沙县小吃业主所在省份进行调研,收集他们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向他们宣传反诈知识。”沙县区公安局民警朱春玉介绍道。

近年来,沙县区公安局线下依托“一城一联络民警”机制,指派民警作为各地小吃分公司联络员,与乡镇街道捆绑,共同走出去,做好对应省市小吃业主反诈宣防工作;线上,则运用“云宣防”模式,通过建立小吃业主服务群、网上警务室、一对一答疑等方法,进一步提升宣防覆盖面。

“只要涉及钱款,不管对方说得多么天花乱坠,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儿。”夏茂派出所里,所长陈连华正把当前高发多发的诈骗案例发到小吃业主服务群里,并发出贴心提醒。像这样的小吃业主服务群,陈连华的手机里一共有20多个,群成员超过4000人,基本覆盖辖区外出的小吃业主家庭。

2024年8月,村民老邓向陈连华求助,称其收到远在数百公里外开小吃店的女儿邓女士发来的一条信息,邓女士表示她正在接受公安机关的调查,随后便一直处于通话中。陈连华意识到邓女士可能遭遇冒充公检法办案类诈骗,立即联系相关部门开展紧急止付工作,并反复给邓女士发送短信提醒她可能正在遭遇诈骗。经过多方努力,陈连华终于联系上邓女士。事后,邓女士心有余悸地说道:“幸好家乡有你们这样负责任的民警,我们出门在外也很安心。”

据统计,2024年以来,在外小吃业主反映被电信网络诈骗的数量同比下降四成以上。

“我们将立足新时代公安使命任务,充分发挥职能,打造民生警务、小吃警务,做到沙县小吃发展到哪里,我们公安护航就跟到哪里,反诈防骗工作就做到哪里,真真切切当好人民的‘保护神’。”沙县区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