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5-09 17:51:15

永泰县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

作者:记者 林珊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只进一扇门 可解千家事

——永泰县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

“先消消气,有话慢慢说!”近日,在永泰县樟城镇,某小区业主张某与物业因车位管理费交纳事宜引发纠纷,双方剑拔弩张、争执不下。樟城镇综治中心接报后迅速组织樟城司法所调解员、樟树坂社区网格员等赶赴现场调解。在调解人员的耐心疏导下,双方情绪逐渐缓和,车辆进出小区问题得以妥善化解。针对纠纷背后开发商车位合同交付的深层次问题,镇综治中心依托“中心吹哨、部门报到” 机制,邀请县住建局下沉力量,协同督促开发商履约。

这般高效联动的调解场景,正是永泰县创新整合资源、推进乡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与实战化运行的生动实践。

2023年4月以来,永泰县坚持目标导向、法治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整合各类调解资源,按照“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的建设标准,在场所设置、部门入驻、运行机制、督办落实、信息化建设5个方面规范化上持续发力,因地制宜、以点带面建成21个乡镇综治中心,最大限度地实现群众矛盾诉求“只进一门,只跑一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永泰县各级综治中心累计调解矛盾纠纷2114件,促推2024年度全县矛盾纠纷化解满意率跃居全市第二。

就地解纷:首接首调+即接速办

“不保留这条水沟,排水怎么办?”盘谷乡水尾村的村民张子某与张明某是邻居,今年4月因建房时原水沟的去留问题发生激烈争执,双方互不相让。

水尾村综治中心网格员敏锐察觉后,第一时间介入了解情况并展开调解。在多次调解未果的情况下,网格员迅速将情况上报至盘谷乡综治中心。乡综治中心即刻响应,组织专职人民调解员、包村领导、工作队及包片网格员组成调解专班,前往现场调处。

调解专班以事实为依据、以道理为支撑耐心劝导,促使双方逐渐冷静下来,深刻认识到自身在争吵中的不当之处。经过协商,张明某最终同意在新住房旁保留排水沟。小小的排水沟,不仅疏通了积水,更打通了邻里心结。

据了解,永泰县综治中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贯彻落实《福州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规程(试行)》,全面落实“四步十调”工作法,依托镇、村两级综治中心,下大力气做实“首接首调”。

针对基层调解“凭经验多、靠专业少”的痛点,永泰县实施“首调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印发《操作指引》、组织专题培训,确保首接人员既能用“拉家常”软化矛盾,又能“细分析”讲透法理,力求一次性解决纠纷。

同时,针对“首接首调”不成的复杂疑难纠纷,永泰县用足用好县领导大接访大下访、信访救助保险等举措,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镇、村一级,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诉前解纷:中心联调+司法确认

“有了这份裁定书,我心里总算踏实了,不然一直没个底。”近日,在大洋镇综治中心,李某某和工友对工作人员感激地说道。

2023年12月,李某某等3人在方某金承包的工程里负责贴瓷砖,双方约定于2024年7月19日结清所有工程款。期限届满后,未收到款项的李某某等3人多次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追讨无果,无奈之下于今年3月11日向大洋法庭提起诉讼。

大洋法庭受理案件后认为,案件事实较为清晰,具备调解可能性,且调解能有效降低双方诉讼成本,遂经当事人同意将案件流转至综治中心先行调解。大洋镇综治中心立即启动“中心联调”机制,联合大洋法庭、大洋司法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等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专业调解团队。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双方达成分期支付的调解协议。不仅如此,综治中心还积极协助当事人完成司法确认。

“这可比打官司快多了!”李某某的这句感慨,道出了“中心联调+司法确认”机制的核心优势。

据了解,永泰县以大洋、清凉、嵩口3个基层法庭为试点,聚焦民间借贷、农民工欠薪等多发性纠纷,创新推出“中心联调+司法确认”工作法。该工作法以“当事人自愿、中心牵头、部门联动、司法兜底”为原则,对于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案件,经当事人同意移交至综治中心分流处置。在促成调解协议后,通过法院司法确认赋予强制执行力,有效避免群众多地奔波、反复询问、漫长等待,让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从愿景变为现实。

高效解纷:会诊把脉+提级攻坚

同安镇一起山林纠纷曾是块“硬骨头”:2024年9月4日,因自留山上种植的200多株油茶树被砍伐,同安镇上庄村村民卢某与林某发生争执。此后,围绕经济损失赔偿问题,双方多次发生口角冲突。尽管村委会、镇综治中心多次介入调解,但始终未能达成一致。

2024年10月,同安镇综治中心将这一情况上报至永泰县综治中心。县综治中心当即启动“提级攻坚程序”,对案件全面复盘分析、专题研究,并调配优质调解资源下沉,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同年12月4日,县综治中心选派调解能手、法律专家等专业力量,联合同安镇综治中心、镇国土所、林业站、司法所等部门,成立专项调解小组。

调解小组通过实地勘查、查阅土地登记资料、广泛走访调查,全面掌握案件细节。随后,再次组织双方当事人面对面协商,结合类似案件处理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调解过程中,巧妙融合情理法及农村风俗习惯,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共识、握手言和。

针对“骨头案”“钉子案”,永泰县建立“7+N”联席会商制度,固定政法委、法院、公安等7个核心部门,根据案情灵活吸纳行业专家、乡贤代表等多方力量,每月定期会商研判涉稳风险隐患、研究处置措施。

对于经村、镇两级逐级多轮多次调解仍不成功的矛盾纠纷,由县综治中心提级办理,进一步明确“化解主体责任、涉及单位联动责任、属地管控责任”,及时交办督办,实现纠纷快速、妥善化解。

2024年以来,永泰县通过提级办理机制成功攻克多起历史遗留问题,复杂纠纷化解周期大幅缩短,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从“解决得了”向“解决得好”迈进,真正实现从“案结事了”到“事心双解”的跨越升级。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