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昶,1989年11月出生,2013年3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莆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城厢分局交警大队)灵川中队二级警长。参加工作以来,陈昶先后获得个人三等功1次,嘉奖4次。 从警路上的成长蜕变 2013年3月,陈昶穿上警服,成为莆田市公安局涵江分局涵东派出所的民警。面对鸡毛蒜皮的邻里纠纷、错综复杂的案事件,他白天跟着老民警走街串巷,晚上抱着法律书籍啃到深夜。 2020年,陈昶调入涵江分局交警大队交通事故调查处理中队。从派出所到交警队,工作性质截然不同。他虽笑称自己是个“门外汉”,但骨子里的韧劲让他迅速进入角色。为了掌握交通管理知识,他利用碎片时间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跟着老民警出警勘查,反复琢磨现场痕迹、车辆碰撞角度。不到半年,他就能独立处理复杂交通事故,并在支队业务考核中名列前茅。 2024年,陈昶调任城厢分局交警大队灵川中队负责人。灵川中队负责的灵川、东海等两个镇道路情况复杂,交通管理难度极大。到岗第一天,看着纵横交错的道路和来来往往的车辆,陈昶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辖区道路更安全,让群众出行更安心!” 此后,他迅速投入工作,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村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三轮车违规载人等情况常见,劝阻时村民常不理解,陈昶耐心解释、以案说法。农村道路标线不清、路灯昏暗,复杂交通事故勘查和救援困难重重,他仔细查看,不放过任何细节。陈昶还借助“无人机”完善“警情一张图”,清晰标注道路情况与事故高发点,为交通管理提供依据。在事故调解中,他耐心倾听当事人诉求,耐心释法说理,让公正得以彰显,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一年来,陈昶带领中队处置事故警情1820余起,成功调解1090余人次,制作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500余份,且责任认定“零撤销”,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事故调解的温情执法 2024年12月3日凌晨,李某驾驶二轮车撞上推行人力三轮车的八旬老人张某后逃逸。当天上午,李某在法律威慑与内心谴责下投案自首。当时正在值班的陈昶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却发现伤者已不在原地。他立即展开视频倒查,通过逐帧分析周边公共视频,最终确认伤者张某被家属送医。 张某被撞后肋骨、左足、腰椎等多处骨折。面对病床上虚弱的张某和情绪激动的家属,陈昶耐心安抚他们的情绪,承诺会公正处理。调解时,张某家属因高额医疗费坚决要求严惩李某;而李某因经济困难面露难色。陈昶分别从法理与情理出发,向家属解释自首情节的法律意义,又严肃告知李某逃逸的严重后果。他反复协调双方诉求,结合实际核算赔偿明细。 经过多轮协商,今年1月3日,双方达成和解:李某一次性赔付5万元,并承诺定期探望张某。这场事故纠纷在陈昶情理法交融的调解下,既保障了受害者权益,也让肇事者承担起应尽责任。 陈昶常说:“调解不是和稀泥,而是要让当事人心服口服,让法律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交通安全的别样宣传 灵川镇是典型的农业乡镇,留守老人多,交通意识淡薄。陈昶发现,传统的宣传方式在这里“水土不服”——村民听不懂专业术语,更记不住条条框框。 “得用他们听得懂、记得住的方式!”陈昶打起了“创新”的主意。他收集辖区内真实事故案例,剪辑成《血的教训》警示教育片,在农村戏台、祠堂等场所循环播放。为了增强感染力,他邀请城厢交警大队“祝您平安”宣讲团成员,将莆仙戏、三句半等地方文艺形式融入交规宣传。 “阿公阿嬷,这视频里的人因没戴头盔,撞上护栏当场就头破血流……”在东海镇蔡厝村的戏台前,陈昶将近年来辖区内的交通事故监控画面逐帧播放,用莆田方言反复叮嘱:“希望大家都能把安全记心间,每天都平平安安!” 从繁华市区到乡间小路,陈昶调解过邻里纠纷,勘查过事故现场,宣传过交通安全,也帮扶过困难群众。有人问他:“十年从警,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他指了指胸前的党徽:“是群众的信任,是队友的认可,是问心无愧的自己。”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