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城中村”到“城中景” ——福清宏路街道大埔村党建引领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网红鱼鳞坝、“福号”游船、“喊泉”解压、趣味水枪……眼下正值暑期,位于福清市宏路街道大埔村的无患溪滨水生态公园,吸引众多家长带着小朋友前来观赏、嬉水,成为福州一处热门打卡地。 谁能想到,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滩地,杂草丛生,是当地村民避之不及的地方。村民们回想往昔,仍不禁感叹。如今,在宏路街道大埔村,这里不仅有滨水公园,更有古厝、传统街区等历史遗迹,以及古厝民宿、茶饮咖啡等新兴业态即将蓬勃发展。这座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村落,如今正焕发出多元时尚的活力。 大埔村回族人口占比高达45%,是个名副其实的少数民族村。近年来,大埔村党总支将地理文脉与民族文化深度融合,以“三融”概念,即文化“融”魂、治理“融”新、生态“融”绿作为红色引擎,在民族融合、乡村治理、生态建设的画卷上,勾勒出浓墨重彩的振兴篇章。 走进拥有300余年历史的丁氏祠堂改建而成的 “回族文化展厅”,六大板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呈现着回汉群众在这片土地上交融共生的实践。“我们希望通过活化历史建筑,让文化传承与党建工作同频共振。”据大埔村党总支书记丁实霖介绍,村里构建“1+3+N” 组织架构,73名党员中回族党员占比达42%,回汉党员围坐一堂共商村务,早已成为村里的日常风景。 而面对城中村治理难题,大埔村党总支创新采用“党建引领大物业”机制。党员先锋队将童趣小巷打造成艺术长廊,把闲置地块变为 “党员微菜园”,数字化治理平台让 “数据跑路” 代替群众跑腿。在城中村改造攻坚战中,“党员攻坚专班”25天完成2万余平方米征迁,目前一、二期项目分别投入820万元并稳步推进,让治理创新转化为发展效能。 “这条河的蜕变,是党员群众齐心协力的成果。”站在无患溪畔,看着昔日黑臭河已变身生态长廊,丁实霖感慨道。作为“无患溪党员攻坚队”的队长,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丁实霖带领队员们挨家挨户做工作,推动河道截污、清淤、补水等工作有序开展。 此外,村里依托生态资源,在滨水集市推行“党组织 + 合作社 + 商户”运营模式,设立“党员暖心驿站”服务户外劳动者。每到傍晚,百年樟树下的“林下雅集”热闹非凡,党员群众围坐在一起,既商议村务要事,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绘就一幅党建引领生态惠民的美好画卷。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