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群众的“心上事”当作“上心事” ——建瓯市检察院深耕特色品牌守护万家灯火 他们说,检护民生,是一曲“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检察之歌,直面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护的是民生福祉。他们还说,法为民行,是一场践行公平正义的漫漫征途,聚焦人民群众更高法治需求,行的是为民情怀……从聚焦特殊群体权益保护,到重点领域攻坚,再到矛盾纠纷化解,近年来,建瓯市检察院始终践行检察为民初心使命,紧盯民生领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侵害人民合法权益、严重损害社会公益的突出问题,深耕“检护民生·法为民行”特色品牌,统筹运用四大检察职能,将群众的“心上事”当作“上心事”,让法治理念转化为可触摸的民生温度,在维护公平正义的道路上坚定前行,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实事。 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的‘头等大案’。” 在建瓯检察人眼中,法治的温度,不仅藏在市井巷陌的“烟火气”里,还浸润在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近年来,建瓯市检察院始终将目光投向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深知,这些群体更需要法律的关怀与守护。 “多亏了检察官的帮助,我和老伴的低保又能领到了,谢谢!”去年10月25日上午,面对建瓯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甘志远的来访,坐在轮椅上的魏某紧紧抓住他的手,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口中一个劲儿地说着感谢,并当面送上锦旗。 属于特殊弱势群体的魏某夫妻二人因三年前被不法分子冒用身份注册公司,导致其低保待遇在核查时被停发并注销。检察官不仅帮助夫妻二人查明真相,还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推动魏某夫妻低保待遇恢复评估会成功召开。最终,魏某夫妻的低保待遇于2024年11月起恢复。 司法救助不是终点,而是长效帮扶的起点。为解决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困境,建瓯市检察院联合残联、慈善总会构建“检察+社会”多元救助网,实现“一次救助、终身关怀”。针对这起冒用残疾人身份贷款案件,检察长带头听证、委托专业鉴定,最终纠正错误判决,该案还成功入选省级典型案例。 在维护特殊群体权益的道路上,建瓯市检察院从未停歇。通过强化与职能单位互联互通,建立农民工权益保护协助机制。2024年,共办理支持农民工索要劳动报酬案件和工伤保险待遇支持起诉案件32件32人,涉案金额170余万元,追回欠薪及工伤保险102万余元,有力地维护了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 服务社会发展大局 种子安全关乎粮食安全,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国之大者”。福建某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种业龙头企业,在去年4月,因玉米种子包装标注问题,面临农业农村局的拟行政处罚。“如果被处罚,企业将遭受巨额索赔,声誉也将受到极大影响。”承办检察官表示。 建瓯市检察院在收到企业反映后,迅速行动。检察官深入田间地头和行政机关调查核实,发现该种子经多年测产,正常种植情况下产量超过包装标识,产品质量没有问题,且企业已完成整改。随后,该院决定对此案进行公开听证,各方也在听证会上充分发表意见。听证员经讨论认为,本案符合“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的规定,检察机关可提出不予行政处罚的检察建议。 听证会后,建瓯市检察院召开座谈会,邀请多方代表参与。企业代表纷纷提出困境和需求,希望检察院能提供法律知识培训。“建瓯市检察院将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广泛征求企业意见建议,为企业寻求检察帮助、防范化解经营法律风险,提供便捷、有效的检察服务。”检察官的承诺为企业吃下了定心丸,并以实际行动守护企业发展,为社会经济大局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在民生的其他重点领域,建瓯市检察院同样积极作为。该院紧盯民生“小案”,以法律监督拧紧液化气“安全阀”,联合农业农村局整治化肥“忽悠团”,让农民用上“安心肥”;同时,该院以“小专项”撬动“大治理”,针对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酒后驾驶行政处罚等民生痛点,开展专项监督20余项;研发的“养老金大数据监督模型”获全省推广,成为守护群众“养老钱”的科技利剑。 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现在茶协有了这个平安指导员工作站,我们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面对面、一对一的法律咨询服务,大家都安心多了。”近日,茶企代表的话语道出了建瓯市检察院成立派驻小桥镇茶叶协会平安指导员工作站,带来的便利。 不仅如此,建瓯市检察院也注重把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贯穿于检察工作全过程,积极探索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方法途径。 去年10月,建瓯市检察院对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召开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公开听证。该案中,范某利用残疾人江某的身份信息办理贷款,并不予偿还。贷款逾期后,银行起诉江某,且法院也判决江某全额承担相关贷款还款责任。 今年2月,在该院的再审检察建议下,成功促成实际借款使用人还款给国有银行,该国有银行也主动向法院申请撤诉,不仅成功帮助国有银行挽回国有资产损失,还让江某的低保待遇得以保留,三方矛盾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 建瓯市检察院还创新宣传方式强化宣传效果,组织开展“法治课堂”系列宣传,在残联开展普法宣讲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多媒体手段宣传民事行政典型案例,不断扩大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知晓度和影响力,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纠纷。 近年来,该院通过创建“检护民生·法为民行”特色品牌获评省级“百优十佳”优秀办案团队、优秀办案检察官、市级先进集体和市级先进个人。12个案事例获得省级院典型案例、优秀案例和经验推广。让“检护民生·法为民行”品牌从理念化为实践,从“有名”走向“有实”。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