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是邻居、朋友,过去的事就翻篇了。”日前,在福鼎市人民法院调解室内,肖某与冯某紧握彼此的手说道。这场因深夜噪音而起的邻里矛盾,在承办法官别出心裁的“场景重构”调解方式下,从剑拔弩张走向握手言和。 冯某和郑某是邻居。不久前,郑某在家中宴请朋友肖某,二人推杯换盏、谈天说地直至凌晨。持续的喧闹声惊醒冯某,因多次被郑某深夜吵到,心中积压的不满在这一刻爆发。冯某在阳台提醒,可酒意上头的肖某不仅未收敛,反而敲打冯某家门理论。混乱间,肖某将手搭在门框凹槽处,冯某关门时,将肖某的手指夹伤。此后,双方就赔偿问题多次协商未果,肖某将冯某诉至福鼎法院。 承办法官仔细研究后,认为该案案情并不复杂,存在调解可能。然而,调解初期进展并不顺利。 “我都解释了,喝完这点酒就散场,他太激动了,关门时把我的手夹伤了。”肖某满心委屈。冯某则认为,郑某经常深夜扰民,而他仅在阳台处小声提醒,是肖某喝醉后敲打其家门,其出于害怕,才不慎夹伤肖某手指。由于双方各执一词,调解一度陷入僵局。 为还原事实真相,法官果断组织双方回到事发现场。通过实地模拟,发现冯某卧室紧邻郑某家餐厅,即使在白天嘈杂环境下,正常说话声也能清晰传至卧室,夜间大声聊天声音更为明显。经场景重构,肖某等人瞬间红了脸,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确实严重影响他人休息。 随后,法官又引导双方重现关门瞬间。冯某站在门内,因视线遮挡,确实无法看到肖某手指位置,这一事实让肖某也冷静下来,排除了冯某故意伤害的嫌疑。 两次场景还原,像两剂良药,化解了双方的对立情绪。冯某率先打破沉默,主动提出愿意补偿医药费。肖某也诚恳道歉,表示不该深夜扰民。最终,肖某当场撤诉,这场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人大代表点评: 宁德市人大代表许燕燕:在基层纠纷中,许多矛盾源于视角差异,尤其在身体权纠纷中,若简单一判了之,可能难以真正化解矛盾,甚至埋下隐患。福鼎法院通过还原真实场景、重现人物行为,跳出传统调解模式,以直观体验替代抽象辩论,巧妙平衡了责任划分与情理疏导,最终促成双方和解,真正达到案结事了。 这样的场景重构,让双方换位体验,让事实“看得见”、道理“听得进”,不仅实现快速赔偿撤诉,更推动双方从对立走向谅解,修复了邻里关系,避免纠纷扩大化。该起纠纷的圆满化解,展现出福鼎法院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的司法智慧,为类案化解提供有益借鉴。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