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福建法治网 > 正文
2025-07-03 15:23:14

水哥,今晚的夜不黑

作者:项裕兴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今晚的夜一直就不黑,好像2004年底的那个冬夜,天空缀满了米粒雪,偶有一束光照射,惨白惨白的,在宁化石壁的原野上,随唢呐声声,分外感伤。

我认识水哥,还要比2004年的冬夜早上两年。已是年关,刚参加工作四个月的我,接到前往宁化采访老典型谷文昌事迹的任务。

水哥名为罗旺水,时任宁化县委报道组组长。个头小,声音可不小,笑起来十分爽朗,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谷文昌早年下放宁化禾口公社红旗大队(今为石壁镇石碧村),作为指挥长,带领当地老百姓修建了隆壁水库,让田地有了灌溉、人畜有了水饮,人们称他“老谷”“谷满仓”。

水哥带我跑遍石碧的山山水水,探寻谷文昌留下的点点滴滴。忆往昔,老谷当年的同事、房东孩子、老村干等,言语中只有一个中心:交口称赞。临近春节,冬雨混浊了原野山乡,老百姓的记忆却十分温暖。

一个星期的采写,罗组长变成“水哥”,一喊喊了二十三年。

要说跟水哥的缘分也是十分难得。一来我驻站三明,宁化作为三明的大县,前往采访的机会不少。二来老家毗连宁化,文化相同语言相通,十分亲切。三来水哥人生阅历十分丰富,当过教师、进过报道组、服务过县委领导、主政过乡镇,却对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年轻十分关照。

虽然有12个县市区要跑,也与许多报道组的同事们成为好友,但有缘的人总是会不断重逢。

2004年冬天,我与水哥又合作做了一篇典型报道。某一天,水哥陪同县委宣传部领导来记者站提供了一条线索:深秋时节,石碧村党支部书记张仁和在村道施工现场意外殉职。张仁和任村支书12年,办了实事,群众认可。他殉职后,村民自发守灵,出殡当天,有人哭喊、有人跪别,送葬的队伍绵延数里。

记者站全员出动赴宁化采访。我跟水哥配合十分顺畅。前后两次共十几天的采访,数十人在采访本上留下张仁和的许多人生侧面。结合照片和出殡的影像资料,我沉浸式地走进了张仁和短短38年的精彩人生。

在石碧村采访期间,淅淅沥沥的冬雨夹杂着米粒雪,落在屋瓦上噼里啪啦,这有声的呐喊却营造出无声的悲伤。水哥眼眶红了、落泪了,我亦心有戚戚焉。

除了通讯外,据此我还作了一篇手记,多年后,水哥依然会用客家乡音浓重的普通话背诵手记的开篇段落:福建极少下雪,冬天很少见雨。去年12月29日和今年1月10日,记者先后两次前往宁化采访张仁和事迹,雨雪都不期而至——先是淅淅沥沥,尔后洋洋洒洒。难道天公也在为张仁和的离去而悲戚?

驻站三年多,和水哥相互配合,做了两个人物典型和许多次至今印象深刻的采访。比如在凤凰山麓寻访到年逾九十的失散老红军,听他讲述长征途中的血雨腥风,讲述每一里路就有一位客家子弟倒下的悲壮。

人在事中交,事中方见人。水哥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是县委报道组一员,是党报的老通讯员,新闻宣传经验丰富,文字功底扎实。几年下来,给我不少启发。特别是作为一名记者,与人交往的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十分重要,这一点恰恰是我的不足和水哥的长处。

2006年1月,我驻站结束调回福州后,与水哥联系渐少。但一年一度的全省通讯员大会,必是一场久别重逢的欢愉。有一年,水哥和我都意犹未尽,拉上三明几个报道组的同事半夜直奔我家,单身汉的家里叮当作响,但不妨碍我们就着榨菜、花生清空老家带来的所有客家米酒。晨曦已现,众人各踞沙发一角,已然不知今夕何夕。

又经五年,我二进三明。水哥依然据守宁化县委报道组(新闻中心)。听说“胡汉三又回来了”,急哄哄来电,电话里的笑声相距好几百里都按不住地传到隔壁办公室。

水哥热切地邀我去宁化采访,不断推荐宁化的风物人情,满腔热忱地带我东奔西走,一如刚认识的十年前。他说我是了解宁化的,就像他一样了解。其实,几十年如一日,对家乡的山山水水充满赤子之情的他,岂是我一个轻描淡写走过几个村居做过几个采访的外来者所能相提并论的?

重回三明驻站的六年时光,因为岗位变化任务繁重,和水哥的交往,更多是情谊表达,匆匆往来,但无论多忙多累,总要坐一小会来一大碗。

时光不经用,转眼又已回榕八年。

6月21日晚上7时许,报道组老友才恒发来信息:罗组走了。

我十分震惊,操起电话就打了过去。原来水哥四年前已患肺癌,却瞒着朋友们。

回头想想,事情并非无迹可寻。四年前,水哥到福州看病。我无意中得知,说要去看他,他说不用,只是胃出血,已出院回宁化。大概两年多前,有一次到宁化,水哥闻讯而来。找出年轻时的大碗非要年轻一回,说:“本来不能饮的,但你来,一定要。”

台风天的夜色十分明亮,云朵忽来忽往,不可捉摸。才恒怪水哥儿子为何不早说,连见最后一面的机会都没有。我也深感遗憾。水哥儿子回:“我爸一辈子要强,不想让大家知道患病一事。”

水哥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千辛万苦考上师范跳出农门。命运的齿轮把他推上过许多重要岗位,但他依然保持农家子弟的质朴、率真和一份骄傲,即使面对死亡,也拥有钻石般的硬度。

水哥悄无声息地走了,走之前一周,还在老家宁化河龙的山水间赏荷、问稻。过去这几年,春花、夏月、秋果、冬雪,水哥序时而动,他一遍遍抚摸故乡的田野、山头、小河、老屋,他给禾苗留影,他给小鸡小鸭留影,他给朝阳和晚霞留影,他无数次把两个年幼孙子的笑容定格在永远的时光里。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