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7-17 15:39:54

空白签名陷债务风波——法官抽丝剥茧辨真伪还学子清白

作者:本报记者 汤仙念 通讯员 张慧   来源:   责任编辑:

“感谢您的公正判决,不然我儿子得背债,他才上大学,要是背债了对他有太多不好的影响。”近日,钟女士声音微颤,一边说着感谢,一边将一面红底金字的锦旗郑重地交到邵武法院叶鉴熳法官手中。这面锦旗背后,是一段险些改写一位大学生人生的曲折风波。

2024年3月,刚满18周岁的小天(化名)接到父亲大强(化名)的电话,说要为他购置房产,需要他亲自去签字。怀着对父亲的信任,小天依言前往指定地点。然而等待他的并非购房合同,而是一张空空如也的白纸。“签右下角,写上名字和身份证号就行。”大强语气如常。虽感一丝异样,小天还是照做了,签完字便离开了。此后,买房一事如石沉大海,再无音讯。

半个月后,小天在微信上将这件蹊跷事告诉了母亲钟女士。听到儿子是在“没有任何内容”的白纸上签的名,钟女士瞬间警觉,立即致电前夫大强追问。大强起初闪烁其词,最终才承认签名是为买房所用。钟女士紧追不舍:“你不会是拿着签名去贷款或者担保吧?”大强的矢口否认暂时安抚了母子俩的担忧。

但这份平静在2025年1月被彻底打破。一纸冰冷的法院传票送达小天手中,随附的借条赫然显示:2024年3月18日,大强以资金周转为由借款10万元,小天竟以担保人身份签名。那刺眼的签名,正是数月前他在空白纸上留下的笔迹。

“担保人,10万元?”小天如遭雷击,难以置信。他立刻联系母亲,这对母子不得不直面这场从天而降的诉讼。庭审当天,父亲大强缺席,小天在母亲陪伴下出庭应战。

法庭上,原告提交了借条及转账记录,坚称借款真实存在。小天方则奋力抗辩:小天对担保一事毫不知情,从未与原告接触,借条内容纯属事后套写伪造。他们亮出关键证据——母子俩关于空白签名的微信对话,以及钟女士质问大强时的通话录音。

叶鉴熳目光如炬,抽丝剥茧:原告未能证明小天有担保意愿;母子证据链清晰表明,签名初衷仅为“购房”,与担保无关;借条上“担保人”字样非小天笔迹,其签名处亦无手印——这与小天的辩词前后呼应。

最终法槌落下:大强需全额偿还10万元本金及高额利息;小天作为“担保人”的责任被依法免除。这一刻,年轻的学子与母亲在法庭上喜极而泣,压在心头的巨石轰然落地。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