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理有去处 矛盾一站解 ——惠安综治“三级联动”织就民生平安网 在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惠安县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湄洲湾和泉州湾之间。近年来,泉州市惠安县综治中心扎实开展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创新举措,着力打造百姓安居乐业的坚实平安后盾。 把“麻烦事”变成“顺心事” “以前要跑好多部门,现在进一扇门全搞定!”这句百姓的心里话,道出了惠安县综治中心的规范化建设目标。法院、公安、检察院、信访等17个部门通过常驻、轮驻、随驻的方式进驻,实现“资源整合、功能融合、力量聚合”,常态化提供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解、劳动仲裁、诉讼服务、检察监督、法律援助等多元服务,让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只进一扇门、诉求一站解”。 在空间布局上,惠安县综治中心贴心考虑群众各类需求,进行了精心设计。一楼设置引导受理区,导引台的工作人员耐心倾听每一位来访群众的诉求,并进行“一对一”询问、登记受理、叫号系统分类取号,引导至二楼多元化解区对应窗口办理。二楼多元化解区设置了人民调解、法律咨询、行政调解、劳动争议等10个服务窗口,集中办公区配备了惠女品牌调解室、诉讼纠纷调解室等12个行业性、专业性功能调解室,无论是咨询问题还是解决纠纷,都能找到对应的窗口和场所。五楼的指挥调度区通过信息化手段与镇村综治中心紧密相连,构建起三级联动治理网络。 2025年6月,杨某娟因赡养争议来到综治中心寻求帮助。在惠女品牌调解室(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惠女调解员、妇联相关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情况后,调解员结合当地惠女风俗习惯,以家庭内部矛盾为切入点,引导双方换位思考,通过非诉讼调解方式化解赡养纠纷,既解决经济赡养问题,也为原本僵化的关系打开了情感沟通空间。最终双方放下思想包袱,达成调解协议,彰显了情理交融的柔性温度。 让“家门口”成为“解忧站” “要不是综治中心帮忙,我和老林怕是要成仇人了!”惠安县东岭镇村民王某感慨道。此前,他和邻居因地界划分起了争执,双方互不相让,火药味十足。惠安县综治中心接到消息后,立即启动“五个一”联动调解机制——由法官、惠女调解员、综治中心干部、司法所干警和村干部组成调解队。大家围坐在一起分析矛盾焦点,多次上门拉家常、讲法理,最终让双方心平气和地达成和解,两家人重新握手言欢。 在惠安,各级综治中心定位分工明确。县级中心当“中枢站”,协调各方资源,专啃复杂纠纷;乡镇中心是“第一线”,快速响应调度,及时上报疑难纠纷;村(社区)中心当“前哨站”,工作人员走街串巷查找风险隐患,常常把矛盾“掐灭在萌芽状态”。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法律帮手、矛盾调解员,真正实现服务“零距离”。 “县镇村三级联动,就像接力赛一样环环紧扣。”惠安县委政法委负责人解读。这张网既有速度——矛盾一报上来,各级力量马上“接龙”处理;又有温度——惠女调解员用方言拉近距离,村干部靠熟门熟路化解积怨,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借“智慧网”凝聚“解纷力” 2024年12月,惠安县东桥镇莲塘村综治中心张某梅通过“智慧平台”报送了一起物业纠纷,反映小区施工人员使用挖掘机施工挖排污沟,振动声音太大给陈某某的生活造成困扰,陈某某寻求莲塘村综治中心的帮助。村综治中心收到“智慧平台”推送后,立即联系物业相关责任人、惠女调解员、村干部等共同开展调解工作。经调解,施工人员更换小型机械施工,将对业主的影响降到最低,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化解。 惠安县健全完善综治中心信息化工作模式,强化数字赋能,依托泉州市综治中心智慧平台,多渠道汇聚数据信息,建成县综治中心“大数据池”,深度嵌入矛盾联调、治安联防、治理联动、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等“五联”工作机制。 同时,惠安县建立“线上”跟进和“线下”调度机制,“线上”将乡镇和县级部门纳入平台统筹管理,运用“指挥调度、吹哨派单”方式,开展民情搜集、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线下”落实督办回访,专人盯进度、跟落实,回应群众关切,真正做到“人员下得去、问题上得来、吹哨能办理、案结事能了”,让惠安的平安“新画卷”更加绚丽多彩。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