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七月的晨辉漫过武夷群山,一枚枚鎏金奖章在老民警胸前折射出穿越半世纪的信仰光芒。近日,武夷山监狱党委启动“致敬荣光·传承薪火”主题慰问活动,让老党员的从警故事成为新时代监狱工作的精神坐标。 奖章闪耀映照初心 近日,在89岁的老党员李桂春家中,武夷山监狱二级高级警长黄秀弟将“光荣在党50年”奖章别上老人衣襟时,阳光恰好落在老人那双布满沟壑的手掌上。 “1973年冬夜,鹅毛大雪把监区围墙堆成银山。”老人摩挲着奖章边缘,指节因激动微微发白,“我打着手电筒巡查,棉鞋冻成铁板,每走一步都能听见冰碴子在鞋底咔嚓响。”在那个年代,老一辈监狱民警用双脚丈量高墙防线,用煤油灯驱散深山夜雾,将“脚底沾泥、心中有光”的坚守刻进闽北山区的监狱史。 在72岁老党员冷兴富家的窗前,虎皮兰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应和着老人的讲述。 当“光荣在党50年”奖章挂上脖颈的瞬间,冷兴富下意识地抻平衣领褶皱,目光投向墙上泛黄的老照片——画面里,年轻民警正用算盘核对着监狱的点滴。“当年我们守着这片山林,夏天蛇虫钻进值班室,冬天北风能掀翻窗棂。”他饶有兴致地聊着智慧监狱指挥情报中心,“现在有了大量安防设备、数据平台,但大家依然要记住:以人为本,科技兴监。”此时,政治处民警刘美英的笔记本上,“以人为本,科技兴监”八个字被画了重重的波浪线。 精神年轮永不褪色 慰问组离开时,冷兴富坚持送到巷口。夏日蝉鸣中,他胸前的金章与远处的夕阳交相辉映。今年以来,武夷山监狱深化省监狱管理局“薪火计划”,将老党员口述史转化为“黄土新芽”工程的活教材:老党员李桂春的“雪夜巡防图”烙印在新民警心中,冷兴富的“算盘促工作”依然历历在目……在服刑人员教育改造工作中,青年民警对照老档案里的手写谈话记录,在电脑中录入矫治方案。新民警感慨道:“老照片里的旧监区与眼前的数字大屏,原来隔着50年的传承密码。” 从煤油灯下到智慧管理,从手写报表到电脑存证,变的是监狱工作的技术形态,不变的是监狱民警的精神基因。奖章的光芒正从历史深处照进现实,新一代民警正以科技为刃,在老一辈拓荒的热土上,锻造新时代平安监狱的钢铁防线。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