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7-29 15:27:19

司法有界 正义无疆——记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法官林雪野

作者:郭佳文 陈琦 林晶鸿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林雪野,1987年出生,2011年参加法院工作,曾任莆田市荔城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刑事审判庭庭长,现任莆田中院刑二庭审判员、四级高级法官。

14年来,她办结刑事案件1962件,先后被授予“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个人”和“全省法院先进个人”“全省打击洗钱犯罪有功个人”“莆田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7月21日,暴雨席卷莆田。夜色渐深,雨水猛烈敲打着玻璃窗,正是归家避雨的时刻,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的一盏灯火却依然亮着。法官林雪野正埋首于一宗特大系列诈骗案的卷宗之中。堆积如山的案卷旁,是她密密麻麻记录的草稿纸,详尽梳理着资金往来、人物关系、口供变化等重要细节。

“刑事案件往往牵动着一段人生、几个家庭,容不得半点闪失。”这是林雪野秉持的信条。在她看来,刑事法官手中的法槌重若千钧,唯有专业素养与司法良知方能驾驭平衡。这一准则,在她审查一起涉案金额高达800万元的合同诈骗案件中充分体现。

该案中,被告人郑某因资金周转困难,便频繁通过POS机非法套现,构成非法经营罪,而其合同违约行为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成为争议焦点。林雪野敏锐地察觉到,争议部分可能是商业合作违约引发的民事纠纷。

“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的界限容易混淆,必须仔细甄别。”她顶住压力,用三个月的时间抽丝剥茧,梳理了被告人十多年来的资金往来和签订合同前后的事实经过,发现其资金确系用于进货和交付货款,而非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肆意挥霍资金。经过反复论证,她撰写了长达57页的审理报告,条分缕析地论证了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问题,最终依法判定郑某不构成合同诈骗罪。 

“司法不是流水线,在罪与非罪的边缘,一定要保持法律人应有的审慎与智慧。”林雪野的司法智慧源于初心。儿时,银幕上《包青天》的正义形象在她心中播下了法官梦的种子,而实习期间,目睹资深法官三言两语定分止争、巧妙化解邻里纠纷的场景,让她更坚定了司法为民的信念。研究生毕业后,她毅然投身审判事业,在刑事审判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四载,其间她承办的多起案件入选“福建法院十大影响性诉讼案件”和“福建法院十大重大典型诉讼案件”。

从书记员到法官,再到庭长,林雪野在荔城法院工作了整整十年。相比于重刑案件和罪深恶极的犯罪者,在基层法院,她遇到的更多是犯罪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的刑事案件以及因一时糊涂触犯法律的普通人。这让她深刻体察到轻微刑事案件办理中的民生痛点。“轻刑案件从侦查到审判平均耗时76天。许多被告人因程序冗长而失业、家庭破裂,追悔莫及。他们已经为自己的行为付代价,最迫切的需求是程序提速,早日回归社会。”林雪野意识到,在推进“繁简分流”的司法改革背景下,她认为轻微刑事案件适用的程序也应多元化。 

为此,早在2015年,她就率先在全省探索试行轻刑集中快审机制,细化轻刑快审的适用范围、审理方式、量刑范式,简化审批程序,精简法律文书,推动公、检、法、司多部门流程环环相扣、无缝衔接。2020年,这一探索结出硕果——荔城区48小时速裁程序“一站式”办案中心成立,将轻微刑事案件的从侦查到起诉、审理的全流程周期缩短至2天。此举不仅仅满足了被害人要求高效惩处犯罪的诉求,也满足了悔罪的被告人渴望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的期盼。

这个创新举措改变了被告人老李的命运。2021年4月,一个星期五的晚上,老李从工厂下班后到附近小饭馆吃饭喝酒,回家时,为了省钱的他还是骑上了摩托车,在路上被公安机关以酒驾抓获。在值班律师的见证下,老李自愿适用48小时速裁程序办理案件。

三十多个小时后,该案在荔城区48小时速裁程序一站式办案中心的速裁法庭开庭审理。在签署了认罪认罚书后,老李被判处缓刑。

“法官,我可以走了吗?”“明天是星期一,我能不能正常去上班?”判决后,老人焦急地反复确认。

“当然可以,办案流程已经结束了。”一脸严肃的林雪野不禁莞尔。

“那谢谢法官了,周末加班帮我把案子办结了。”

“没关系,只要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再犯罪,又能顺利的回归社会,那我们加班就是值得的。”

听到林雪野的话,老李的眼睛红了起来,“法官,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喝酒开车了,做个守法的人。”

“法律惩罚的是行为,不是灵魂,我相信你。”看着老李轻快地走出法庭,林雪野倍感欣慰,“既要依法惩治犯罪,也要注重修复社会关系,体现司法温度。惩罚不是目的,救赎才是。真正的正义,不仅是让罪恶受罚,更在于给真心悔过者重获新生的机会。”

窗外雨声渐歇,林雪野揉了揉酸涩的双眼。桌上台灯的光晕映照着胸前的法徽,也映照着她14年如一日的初心:坚持严格公正司法,兼顾天理国法人情,让每一个司法裁判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