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在玛纳斯,不能不谈玉。哪个援疆干部的宿舍里,不放着几块自以为是的精美玉石,陪伴着一段援疆旅程。周末,空闲时,就到玛纳斯河、清水河、塔西河岸走走,享受一河清凉,也说不定就捡到宝了。夏季的玛纳斯河,一路奔腾着别样生动的碧绿浪波,水流怎么就这么绿呢?还不是河底有碧玉嘛! 玛纳斯碧玉有多神秘,可追溯到上古文明的源头,《山海经》里提到“潘侯之山”,有“潘侯之山多玉”的说法。据清代《西域图志》考证,这些产玉的山很可能就是今天玛纳斯碧玉的产地附近。如是说来,我走进玛纳斯南山深处,似乎就走进了《山海经》一页古老的纸书里了。爱玉如命的彭明山先生告诉我,这还没到《山海经》,得翻过无数座南山抵达后山,攀爬到海拔4000米冰川侵蚀地带、长满积雪的地方,那才是“潘侯”。我们都没本事到达,只有哈萨克族牧民朋友才有这个能耐,他们骑着马、带上烤馕,马上不去的地方,就徒步,走几天,宿在雪松下,以雪解渴,背块碧玉下来。深山里,野生动物多,狗熊、野猪、狼、鹰什么的,处处凶险。彭明山一友人,玉没找到,遇见了熊,差点丢了性命,鼻子被咬没了,腿脚被袭,重伤,还好被牧民朋友救下了,再也不敢冒险进山了。听得我心底一阵阵发寒。 小时候,我们家针线笸箩里,有一个白玉手镯,镯有一断裂细纹。这是祖上留下来的东西,邻居们来看稀奇,玉佩戴在身上,可以抵人一命的,可是这块玉死了。大家有些失望,它是否真的替老祖宗抵了一回命?大人们端了一碗清水来,拔一根黑头发丝缠绕其间,置于碗底,表示还其一命,让玉复活过来。《抱朴子》中曰:“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西汉楚襄王刘注墓出土号称“中国第一棺”的镶玉漆棺,使用了2095片碧玉,绝大多数来自玛纳斯河流域。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与其夫人窦绾的两件金缕玉衣的玉片多选用上乘的玛纳斯碧玉。这些豪门权贵,如何得来远在乌孙之地的玛纳碧玉呢?这也许是最初的丝绸之路了,丝绸之路之前,不知“潘侯之山”又有着怎样的神秘故事了。 十五年前,雪后北京故宫,我一个人走进寿宁宫花园。彼时万物清寒,不见一个人影,偶然看到冰雪从琉璃屋瓦滑落,一只乌鸦飞过、落下几声凄凉的鸣叫,世界静谧得令人有些后怕。我见到了那儿珍藏着清代玉雕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比人还高的庞大玉石,雕工图案栩栩如生,我惊呆了,长久驻足着,在皇权拥抱着昆仑雪山威严面前,在天下江山为我的皇家气派里,突然忆起儿时那个渴盼她复活而后消失的单薄白玉镯子,令我无限遐想。那时,无论如何我也不敢想象,有一天,我会来到天山脚下,成为援疆干部一员,来到玛纳斯生活,震惊那装扮着皇宫生活的日常里,处处散发着玛纳斯山水精华的灵动气息。 故宫珍藏有一块玛纳斯玉盘,胎体厚重,光润无瑕,原为准噶尔贵族敬神的重器,准噶尔头目阿睦尔撒纳发动的叛乱被平定后,此玉盘作为战利品被贡入朝廷。乾隆帝御制《玉盘谣》,刻于盘中央,以纪念其事。清“二十五宝”中的“碧玉敕命之宝”“天子行宝”“皇帝行宝”“垂训之宝”,用的,都是一块块温润的玛纳斯碧玉。其他如乾隆武功十全之宝、碧玉光素直口碗、碧玉蕉叶兽面纹出戟觚等皆是玛纳斯碧玉珍品,今天的玛纳斯人,将那皇宫珍藏之宝以一比一复制,陈列在自己的玉店内,以一番得意惊喜,为此荣耀自豪。 曾经谪居在乌鲁木齐的大文学家纪晓岚,曾写下“夜深宝气满山头,玛纳斯南半紫谬。”乌鲁木齐都统尚安在一份密折中写道:“金厂夫首献千二百斤碧玉,形如卧牛,色若春水。”碧玉稀缺胜美人,何为他人所有,乾隆五十四年(1789)春,一道加急密谕震动西北:“玛纳斯绿玉着照和阗玉例严查,私带者以重罪论。”乾隆希望帝王之家垄断碧玉珍稀,塑造“天赐祥瑞”政治神话。而后,清嘉庆年间,新疆都统和宁在《三州辑略·物产》以文怀之:“玛纳斯城百余里,名清水泉。又西百余里,名后沟。又西百余里,名大沟,皆产绿玉。”一场场大雨、无数次崩裂的雪山融水,将碧玉冲到河谷,清水河、塔西河、玛纳斯河带着山谷的玉石,淌着碧波,一路奔向准噶尔盆地深处。《新疆图志》对玛纳斯县清水河出产的碧玉曾有一段注文:“玛纳斯河源清,产玉,故名清水河。玉色黝碧,有文采,璞大者重数十余斤。又北流百里,入乌兰乌苏河中,多碧玉。”牧民们在山上放牧、饮马,河流发大水过后,就到河里捡玉,做玉石生意如彭明山者,时常走访牧民朋友们家,看玉、赏玉,从那儿到得玉。年轻时,彭明山带着孩子,跑遍玛纳斯河谷,找石头、捡玉,就喜欢着一河清凉的风、喜欢上一河翠绿的浪波。玉交有缘人,说一牧民老汉时常坐在家门口的一块石头上休息、抽烟,也不知坐了多少年岁,那石头,却被一识玉的陌生来客,一夜间搬走,卖了数万元。前些年,有牧民在玛纳斯“潘侯之山”里,发现了一块一吨多重的玉石,冒着风雪,十多人进山了,带上马匹、骆驼、牛羊,驮着生活用品、拉石装备,翻雪山,攀陡崖,涉溪流,夜宿毡房,泼水结成冰道,在冰道上拽运,一天吃掉一只羊,耗了一个多月,才得此宝贝。 后来,乾隆帝关闭了在玛纳斯上游十余处官办采玉点,玛纳斯碧玉沉睡两百年后,1973年北京玉器厂傅莫老先生在玛纳斯县城发现关键线索,地质人员经数月爬山涉水,终在玛纳斯雪山深处发现了碧玉矿脉。在天山北麓的雪线边缘,乾隆五十四年设立的“博罗通古沟口卡伦”遗址,残存的烽火台基座上,依然可辨认当年守军刻画的玉矿分布图,那些被风沙侵蚀的线条,恰与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着的《玛纳斯绿玉矿脉图》遥相呼应。伴随着丝绸之路的驼铃声,穿越大漠风沙,“潘侯之山”的玛纳斯碧玉穿过西汉的丝绸之路,在大唐长安歌舞声中,又一路前行,来到燕山脚下,来到了紫禁城里。乾隆春风得意一曲玉盘谣:“咄哉玉盘徒华滋,不可食兮不可衣。连城价讵如穷奇,俘彼祸除可罢师。前歌后舞乐雍熙,环玩吾将安用之。”引得王公贵族们趋之若鹜,以此为诗赋联首,争相传唱。 在三明援疆指挥部我的家里,客厅窗台下,有上任援疆教师留下来的两块石头,似玉那样,他援疆结束,没有带走。而我,也在玛纳斯河捡到了精美的石头,放在窗台那儿。我想着,一年过后,会把这石头带回福建的家吗?我只是羡慕着哈萨克族牧民,幼稚孩童时亦独自骑着高头大马,高挺鼻梁,腰挂碧玉,驰骋在广阔无边的草原上,淌过“金版玉底”玛纳斯河,在一河碧绿的波涛里,激扬起雪白的浪花,尽显自在不俗的高贵气质,一鞭扬起,风吹草低见牛羊处,又翻过了一座高高的“潘侯之山”。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