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福建法治网 > 正文
2025-07-31 17:07:30

天地英雄气

作者:练建安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站在吉安渼陂村口,石牌坊在晨曦下静静屹立。青砖黑瓦、飞檐斗角依次展开,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一眼望不到边际。这里,被誉为“庐陵文化第一村”,更是闻名遐迩的“将军村”。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许多人来到吉安,脑海里会首先蹦出这一词句,豪情万丈。

吉安,控赣江中游,北通南昌,南接赣州,为兵家必争之地。

1930年1月中下旬,红四军从广昌向吉安进军,途中遭遇罕见大风雪。毛泽东于马背上构思《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描绘“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的战斗行军场景。

2月上旬,毛泽东在渼陂村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前委、赣西赣南特委及红五军、红六军军委联席会议,史称“二七会议”或“陂头会议”,确定了“攻打吉安”的战略目标。

1929年10月至1930年10月,红军“九打吉安”。300多位渼陂村青壮年,踊跃参加红军,走向了枪林弹雨。征途漫漫,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献出了生命,有62人认定为革命烈士。新中国成立初期,同批参军者仅幸存3人,即梁兴初、梁必业、梁仁芥三位开国将军。

一个南方村落,将星云集。

走过青石板小路,我们拜谒了梁兴初将军故居。

梁兴初是一名富有传奇色彩的战将,大名鼎鼎的“万岁军”军长。长期征战,九次负伤,命悬一线。最凶险的一次是在于都河战斗中,时任红二师五团九连连长的梁兴初,冲锋在前,一颗子弹从左腮穿透了头部,血流满面,他坚持指挥作战,直到眩晕倒地。“棺材就放在外边。”梁兴初在后方医院昏迷了三天三夜,奇迹般地生还。战伤在梁兴初身上留下18处疤痕,却从未击垮这位铁血战将,这位曾经“打铁的学徒”在革命战争中成长为“铁打的将军”。

永慕堂墙壁上,写有“扩大红军”“打土豪分田地”等口号……内容、大小、笔迹、墨色,与笔者家乡闽西革命旧址上的标语,同出一辙。

历史记忆,瞬间连接在一起了。

在第二次攻打吉安战役中,由红四军第三纵队(后改编为红十二军)组成的闽西红军,承担了主攻任务,他们奋勇作战,率先突破城郊真君山防线。战后统计显示,闽西子弟兵伤亡占红军总伤亡数的三分之一,仅上杭县就有200多名指战员长眠吉安城外。《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中有“赣水那边红一角”的赞颂,正是对这支铁血劲旅的生动写照。

吉安战役后,闽西苏区与赣西南连成一片,1931年4月,正式划入中央苏区。历史上,赣南、闽西、吉安等地同属中央苏区核心区域,同为共和国的摇篮。

赣闽开国将军之间,有众多“交集”。

长征期间,福建籍开国将军刘忠任红一军团侦察科科长,梁兴初任侦察连连长。刘忠指挥侦察部队全程走在中央红军最前列,探明敌情与行军路线,被誉为“千里眼”“顺风耳”。必要时,侦察部队直接参加战斗。

福建籍开国将军翁祥初,与梁兴初共同创造了一则“传奇故事”。史料记载:1935年9月,红一军团侦察连长梁兴初与闽西籍将领翁祥初(时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巡视员)在甘肃哈达铺共同导演“空枪退敌骑”的经典战例。红军突破腊子口后,迅速向甘肃南部挺进。二人率侦察分队遭遇国民党骑兵连追击。因弹药耗尽,梁兴初急中生智令战士解下绑腿布条拴在树枝上伪装机枪,翁祥初则组织战士齐声呐喊“缴枪不杀”。敌军误判红军设伏,慌忙撤退。

福建籍开国将军刘亚楼与梁兴初在战火中淬炼出深厚情谊。长征途中,时任红二师政委的刘亚楼参与指挥腊子口系列战斗,梁兴初率敢死队攀崖突袭。解放战争时期,刘亚楼多次提议将关键任务交给梁兴初,称其“打硬仗从不含糊”。

在东北战场,梁兴初与另一位福建籍开国将军罗舜初并肩作战。辽沈战役期间,罗舜初任东北野战军三纵(“旋风部队”)政委,梁兴初任十纵(“黑山雄狮”)司令员,两纵队密切配合成为围歼敌廖耀湘兵团的关键。1948年10月,十纵奉命死守黑山、大虎山防线,顽强阻敌三昼夜。三纵迂回穿插,突袭胡家窝棚,一举摧毁廖兵团前线指挥部,致敌指挥系统瘫痪。此后,三纵继续分割敌军,十纵转入反攻。两纵队协同其他部队最终全歼廖兵团10万余人。

抗美援朝战争,波澜壮阔。梁兴初统领“万岁军”与福建籍开国将军彭德清率领的27军配合默契、优势互补。

38军以“猛打猛冲”著称,第二次战役中,14小时急行军145里抢占三所里,为西线战役奠定胜局;27军在长津湖战役中以“稳扎稳打”的阵地战著称。新兴里战斗,27军夜间穿插分割、昼间固守阵地,全歼美军第7师31团(“北极熊团”)。

在1951年春季防御战中,两军协同作战。38军负责机动反击,27军依托山地构筑纵深防御。彭德清评价“梁军长的刀锋总能在我们最需要时出现”,而梁兴初则称赞27军“像铁砧一样让敌人撞得头破血流”。

历史,并不遥远,仿佛就在昨天。

历史,它就在那里,等待着人们“温故知新”。“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此时此地,我自然想到了梁兴初将军他们。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为了保卫和平,他们征战沙场,九死一生。他们打出了军威国威,打出了精气神。

渼陂村,长存天地英雄气。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