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福建法治网 > 正文
2025-08-11 14:26:19

捕 蝉

作者:缪华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南方的盛夏,日光如熔金泼洒,天地间蒸腾着灼人的热气。幸而,绿意慷慨,撑开层层叠叠的华盖,浓荫匝地,便是天然的避暑洞天。然而,这避暑所并非全然静好,其色虽柔,其声却烈。那声浪自浓荫处炸出,荫愈重,声愈嚣,初时如锦帛猝裂,尖利刺耳;继而汇成汹涌潮汐,起伏跌宕;最终竟化作一片沸腾的声之汪洋,无孔不入,填满每一寸空气的罅隙。您此刻定已了然,这声浪的源头正是蝉,那夏日绿荫王国里当仁不让的“闹君”。

如今我栖居的小区,绿树成荫,蝉声鼎沸。在这无休止的自然噪音里,人们束手无策,徒然被其裹挟。这窘境倒如一把钥匙,骤然旋开我记忆深处那道尘封的门,那是少年时代在分区大院那斗智斗勇的捕蝉行为。

这个军队大院的两座青丘被高墙环绕,壁垒森严,自是军事重地,闲人莫入。然而蝉这小小的“空降兵”,却全然无视哨兵的威严,自天外自由来去。哨兵徒然仰望,也只能听之任之。况且,这大院简直就是蝉的天选乐园:树木成林,浓荫蔽日,蝉群盘踞其间,大有占山为王、睥睨四方的气概。起初,军人尚能与蝉相安无事,只当是自然的背景音乐。谁想蝉们得寸进尺,将领地扩张到生活区。它们与院里的顽童惊人的相似:从不知午休为何物,自个不眠不休,偏要闹得四邻不安。于是,这小小的昆虫,竟成了人人咬牙切齿的公敌。

我们这些少年早已通晓蝉的秘密生涯:它们曾蛰伏于幽暗的地下,经年累月,一朝破土,便循着树干奋力攀爬,直至登顶。欲擒此君,唯有上树!

你还别说,大院少年个个都是爬树的高手。然而,蝉所盘踞的多是树大根深、枝干遒劲的大树,攀爬不易。更棘手的是,空手上树,如何能降服那警觉的小东西?须得有一件称手的“法宝”——粘蝉神器!

于是,我们琢磨粘蝉的东西。粘物靠的是胶,我们的目光转向了无处不在的蜘蛛网。那年月卫生条件不比今朝,犄角旮旯里蛛网密布。我们四处寻觅,一旦发现目标,便挥棍搅缠,将那层层叠叠的银丝裹卷于棍头。待积攒到足够分量,便加水揉捏,竟能制成粘性极佳的胶泥!最后,将其牢牢固定在长竹竿的顶端,一件称手的捕蝉神器制作完毕。

有了家伙,捕蝉去!挑棵蝉鸣最密的树,身手矫健者攀援而上,稳稳当当骑坐于树杈,目光如鹰隼般在枝叶间逡巡。目标锁定!一只雄蝉正踞于高枝,鼓腹高歌,得意非凡。捕者屏息凝神,长竿一寸寸悄无声息地递近。待竿头蛛网几乎触及蝉翼的刹那,猛地一戳,“啪!”那粘性十足的蛛网便将蝉翼牢牢粘住!有的动物在危急状态下,能自断身体的某个部位以求自保,比如壁虎舍尾、蚂蚱断腿等,但蝉只能发出歇斯底里的锐鸣。这绝望的呼号竟似冲锋号,引得周遭同伴纷纷引吭“声援”。捕者则愈发来劲,眼明手快,竹竿轻点,一瞄一个准。笼中的“战俘”迅速堆积,待到“战果”丰硕,便鸣金收兵。参与的少年喜滋滋地均分“猎物”,各自提着小笼归家。

这下,算是彻底捅了马蜂窝。午休被扰已是不堪其苦,更不曾想到自家儿女竟将“噪音源”直接“请”进家门。那笼里的蝉在屋里撕心裂肺地鸣叫,四壁回音,效果倍增。于是,训斥、揪耳朵、拿皮带追打,这对于早已“身经百战”、脸皮堪比城墙拐角的少年而言,无异于清风拂山岗。我们自有对策,灵活运用游击战精髓:父辈怒发冲冠时,便偃旗息鼓,暂避锋芒;待其松懈疲惫,我们故技重施,变本加厉,把平日里威风凛凛的正规军气得七窍生烟,暴跳如雷,无奈地说出“娃比蝉更难缠”的感叹。

几番强硬高压无效之后,大人们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几位长辈带着一副关切的表情,压低声音“泄露天机”:“你们这些小子,光知道抓蝉听响,可知那蝉烤熟了才叫一个香呢!尤其胸脯那块肉,啧啧……”在“肚里缺油水,嘴里淡出鸟”的年代,“肉”字本身,便拥有无与伦比的魔力!这话无异于在饥饿的狼群中投下一块肥肉。如此,蝉的数量就不是一只只地减少,而是族群从此陷入了灭族之灾!首当其冲的是那些自以为沉默是金的雌蝉,它们既不懂得鸣叫以博取欢心,也不善于撒娇以获得同情,被我们斩头去尾,串上铁丝,置于炭火之上。须臾,一股奇异而浓烈的焦香弥漫开来,勾魂摄魄。初尝,果然外焦里嫩,鲜美异常!尝到甜头,众少年大呼不过瘾,目光自然转向体型更大、肉质更丰的雄蝉。我们开始了规模空前的清剿,大肆捕蝉,大肆烧烤。一时间,大院内烟火缭绕,香气弥漫。蝉们被吓得魂飞魄散,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纷纷振翅逃离这片“恐怖”之地。大人们终于在午饭后收获了久违的、珍贵的宁静,得以安然入梦。

事后想来,不得不叹服父辈的智慧:深谙兵法精髓。这招"借刀杀人",不费一兵一卒便肃清心腹大患,当真是《三十六计》的活学活用!

户外蝉声又起。这声音穿过几十年的岁月,依然清亮如昨。原来有些热闹,从来不是噪音,而是时光的回声。它替我们记住那些在烈日下奔跑的日子,那些藏在绿荫里的秘密,那些回不去的少年,都在这声浪里,鲜活如初。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