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悠长夏日。 恍惚间跌回幼年的暑期,乡下的时光总裹着一层清润的凉。那是井水里镇着的西瓜,一刀切下去,咔嚓脆响;那是母亲做的杨梅冰棍,木签子上凝着细密的水珠,化在指尖柔丝丝的;那是奶奶摇着棕榈扇,风里飘着扇骨的竹篾香,一下下拍在我的额头上。最特别的,是水稻田里漫出来的禾花香,混着泥土的腥气与水汽,淡淡的,轻轻扎进记忆最软的地方。它从村口老樟树的浓荫里飘过来,沾在操场滑梯的锈迹上,落在晾衣绳上连衣裙的碎花褶皱里,连我藏在田埂边的玻璃罐,也悄悄盛了半罐。 那时总爱跟着干活的爷爷和父亲去田埂上玩耍。眼见着水稻苗从寸许嫩芽蹿到了齐腰高,他们便要和伯叔们一起“赶禾花”了。其中两人各牵着粗麻绳的一头,在稻田对角站成平行线,随着一声吆喝,两人便攥着绳往身前走,就像在进行一场盛大的拔河。麻绳掠过稻穗时,会掀起一道弧形的绿浪,紧接着就有金粉似的东西簌簌往下落。爷爷说:“高些的是父本,矮些的是母本,父本的花粉得赶在时辰里落在母本上,不然稻子就结不饱满了。”父亲在一旁接话,故意扬着嗓子喊道:“那今年的新米,怕是不够我们家小馋猫啃啦。”我蹲在田埂上细细端详那些粉末,嫩黄嫩黄的,像书本上画的碎金子一样。 最盼他们歇脚的时刻。母亲和伯婶们拎着满竹篮的点心来了,搪瓷碗盆碰出叮叮当当的响声来,混着她们的说笑声漫过稻田和山岗。爷爷刚解开绳子,我就抢着去卷,绳上的禾花粉蹭在手心,痒痒的,凑到鼻尖一闻,满是被太阳晒暖的香气。有次我偷偷学他们拉绳头,脚一滑摔进浅水里,爬起来时浑身是泥,却举着沾满花粉的手喊:“我也会赶禾花啦!”满田埂的笑声惊飞了稻丛里的鸟虫,扑棱棱掠过稻穗,又带起一阵细碎的花雨。 太阳爬到树的梢头,母本的花就慢慢合上了。爷爷说:“禾花最守时,晨开午闭,赶花就得赶这时辰。”我们坐在老樟树下,看他用草绳捆好粗麻绳,绳上的花粉被风一吹,又悠悠飘回田里。“这是花粉认家呢。”他笑着说,指腹摩挲着绳子的毛刺。我啃着米糕看着那些稻穗,高的矮的挨得密密匝匝,风过时一起点头摇摆,像爷爷牵着我走在田埂上,一步一晃都透着安稳。 后来离开了乡村,那样的场景便成了旧影。问起堂弟,他说现在都用机器授粉了,省时省力。我却忽然想起那根粗麻绳,想起爷爷卷绳时手上的老茧,想起幼时摔进泥里时,鼻尖萦绕的、混着禾花的清甜。 原来有些香气会永久存储在记忆盘里,就像那些落在母本上的花粉,在岁月里悄悄扎根,长出一片永不褪色的稻田,风一吹,禾花的香便漫过时光,漫过城市的钢筋水泥,轻轻飘落在心上,陪我度过每一个漫长的盛夏。 (元光美 作者单位:光泽县委政法委)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