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08-14 09:10:14

三明市政法系统以创新实践书写基层治理新篇章

作者:本报记者 彭冬晴 通讯员 黄起程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善治筑和谐 民心聚合力

——三明市政法系统以创新实践书写基层治理新篇章

近年来,三明市政法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旗帜鲜明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履职担当、奋勇争先,以更高标准、更宽领域谋划推进平安三明建设,让法治信仰扎根红土地、法治温暖浸润千万家。

枫桥经验“活起来”

社会治理既是老课题,也是新试卷。早在1984年,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在三明召开,奠定其作为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发源地的地位,为三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1985年4月,三明市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为综治工作拉开序幕;从1999年开始,三明市委书记、市长连续27年与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签订综治工作(平安建设)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传导机制……

于大处着眼,从小处落笔。在细节处,三明政法机关巧用“绣花针”功夫,将“枫桥经验”这一“传家宝”打磨成因地制宜的基层治理“金钥匙”。

2月17日清晨,宁化县石壁镇张某彬因邻居张某祥种植的树木遮挡了家中光线,前往镇综治中心求助。

镇综治中心主任、政法委员巫扬建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镇综合执法大队、挂村工作组、林业站组成立工作组核实信息,研究化解方案。次日,镇综治中心通过运用“客家枫桥”工作法,召集双方当事人来到“客家枫桥”祠堂调解室。经过近2小时的调解,最终双方握手言和。

在明溪,“侨乡枫桥”调解室里,海内海外调解员“云连线”,用乡音化解涉侨纠纷;在建宁,闽赣边界“五联”工作机制打破地域壁垒,让“边界矛盾”变成“共同课题”;在泰宁,“背包法庭”背着国徽进古村,傩舞广场成了普法课堂;在综治中心,充分发挥入驻部门、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和“五大专家库”力量推动矛盾纠纷化解……

这些“接地气”的创新,既是三明市政法机关对“枫桥经验”的深度转化,也见证了锚定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目标取得的显著成效:2024—2025年,全市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保持在98%以上。

四十载砥砺奋进,三明市始终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摆在关键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共建共治共享原则,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让城市更安全、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

万寿遗址“醒过来”

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西北处,一座形如“寿龟”的孤峰拔地而起,巍然耸立于绿野之上——这座见证了近20万年前我省古人类狩猎采集、刀耕火种的万寿岩遗址,被誉为“南方周口店”。

多年来,三明市政法机关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推动万寿岩保护从“行政干预”向“法治治理”转型,探索出一条“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的全链条保护路径:

出台《三明市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保护管理规定》全国首部旧石器遗址专项规划,并于 2017年制定《三明市万寿岩遗址保护条例》,实现从行政指令到地方性法规的跃升。 

2020年,三明中院与三元法院共同成立万寿岩文旅保护司法协同创新基地,制定出台《关于万寿岩遗址司法保护十条措施》,对万寿岩遗址及其周边进行全方位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三明市检察院、三元区检察院共同设立“万寿岩遗址保护检察联络点”,出台《关于助力万寿岩遗址保护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层层压实工作责任。

针对在万寿岩遗址及周边发生的矛盾纠纷,法官、检察官、公安民警主动下沉,现场立案、当场调解、即时修复,形成“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链式效应……

在“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上,将乐县常口村、清流县九龙潭、明溪县观鸟点等生态司法探索同样风正帆扬步履不停。

沙县小吃“火起来”

“感谢司法部门和检察院的帮助,让我既能安心改造,又能靠手艺养家。”8月5日,当司法工作人员给远在常州的黄某打去电话,他仍难掩感激。

此前,黄某因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2021年6月被沙县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六个月,社区矫正期至2025年1月5日。入矫后,为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他萌生经营沙县小吃的想法,却在江苏常州看中一家转让店铺时犯难——担心社区矫正期间外出受限。

愁眉不展的他了解到《沙县区涉民营企业及小吃业主社区矫正对象外出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的文件后,于2021年10月向辖区司法所咨询,区司法局联合检察院实地走访、普法释法,确认其符合条件。10月12日,黄某提交执行地变更申请,区司法局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仅用20天便完成江苏常州方面对接;区检察院全程监督,确保程序合法。11月1日,变更决定书下达,黄某顺利“落地”常州,开启创业之路。

沙县小吃的崛起,是一部“法治护航产业升级”的奋斗史。在这里,政法委牵头、政法各部门配合、法学专家参与,针对“欺行霸市”“商标侵权”“劳资纠纷”等痛点,共同制定《政法机关服务企业十项措施》及实施细则,为沙县小吃产业转型升级营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沙县区先行先试的基础上,三明市委政法委进一步统筹资源,推动法治服务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延伸。2024年,三明法务区启动运行以来,先后整合入驻ESG司法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三明仲裁委员会、三明市涉案财物集中管理中心、金融纠纷一体化调处中心等首批15个法务泛法务机构,为各类民商事主体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绿色金融司法等全链条法律服务,让“法治三明”成为最好的营商环境。

“法治是治国之重器,更是民生之盼。”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三明将继续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让法治信仰更坚定、法治实践更生动、法治红利更普惠,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注入更强劲的法治动力。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