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喝酒这事,古代文人没少忽悠:一代枭雄曹操感叹“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白居易凑近你,小声问道:“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一直在贬谪路上奔波的苏东坡劝你,兄弟,要“诗酒趁年华”啊;屡试不第的罗隐一边倒酒一边吟诵:“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花间派词人韦庄朗声说道:“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就数高翥说得恐怖,“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文人和酒,便是这般相互奔赴、彼此成全。 无论源于传统浸润,还是当下世风所染,酒确乎贯穿了国人的生命轨迹。出生时喝满月酒,结婚了喝喜宴酒,冲锋前喝摔碗酒,结盟时喝歃血酒,打胜后有庆功酒,躺棺材了也得给乡亲们安排一场送行酒,反正就是喜也喝悲也喝、闲也喝忙也喝,有时甚至是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喝。酒品、酒量,竟也成了衡量人情世故与行事能力的标尺之一。 大学毕业刚工作时,社会酒风正盛,管理也没那么严格,喝酒简直成了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又喝”成了爱人怼我的口头语。要命的是,如果每场不“放倒”一两个,总感觉接待不热情、陪伴不到位、气氛不热烈。再者,个人脑笨口拙,总觉得多喝几杯才能表示情谊。于是,在“感情深,一口闷”“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你不喝我不喝,国家好酒往哪搁”段子的加持下,推杯换盏喝一圈,称兄道弟碰几下,气氛高潮时再提壶来个“豪华杯”,酒量不行的我酒后抱着马桶吐是常态,第二天更是头疼欲裂、目光呆滞、浑身乏力,又一次发誓“再也不喝了!”。但,不出几天,旧戏重演。 这一切,都在人到中年悄然变化。酒桌上是否“海量”的名号已不在意,饭局的热闹也失去吸引力,觥筹交错间的喧嚣,不再是释放压力的出口,反而成了疲惫的来源。饭局几个月才有一次,即使喝酒也是点到为止;不爱在酒场“厮杀”,学会了巧妙拒绝和爱护彼此,而不会瞻前顾后担心得罪人;更喜欢的是,在家独自小酌,小菜两碟,浊酒一杯,喝不喝看心情,喝多少没压力。 不知从何时起,渐渐爱上了品茶。铁观音、大红袍、金骏眉、茉莉花茶、肉桂、水仙、正山小种、福鼎白茶……生活在产茶大省福建,为我这个小爱好提供了厚实的土壤。烧水、冲泡、品茗,最喜欢看茶叶在激流中上下翻飞、旋转、舒展,如同被赋予了第二次生命。待到分茶入盏、举杯近嗅,香气钻入肺腑,像是山野的清气,像是阳光的暖意。轻啜一口,让茶汤在舌尖稍作停留,感受那微苦之后的迅速回甘,细腻的层次感在口腔中层层铺展,顺喉而下,一股暖意随之蔓延至四肢百骸。 待到爱好养成、略具品茶常识,工作之余的“闲茶”,成为社交时的主要“娱乐项目”。当案牍劳形的疲惫悄然爬上肩头,当城市的喧嚣在耳畔渐次模糊,心底便自然召唤起那一方小小的茶席。无需拨打电话,只要发几条微信,一句“来一泡?”“喝茶去?”便足以聚拢三五好友。品茶时刻,天南海北的闲话自然是少不了的。或分享趣闻轶事,引来满座哄堂;或倾诉生活琐碎,得到会心颔首;更多时候,是伴着茶香氤氲的片刻沉默,只有茶汤吸入口时的“咻咻”声,埋头刷刷手机也不觉无礼,直至另一个话题聊起。茶汤续了一巡又一巡,话题换了一茬又一茬,时间仿佛被这温热的茶水泡软了、拉长了。这“闲茶”,并不为解渴,实是灵魂得以小憩的绿洲,是熨帖心灵的一味清欢,如甘泉流响,如冬日暖阳。 喝酒与品茶,恰似这些年心境的变迁——年轻时追求“会须一饮三百杯”的酣畅,喝的是快意,是烈火烹油的少年梦;现在懂得“一碗喉吻润”的余味才是真谛,品的是淡定,是文火慢炖的中年诗。 喝酒,酒瓶见底时青春已远;品茶,茶壶续水处人生正暖。中年人的杯盏里,盛的不再是乙醇,而是时光沉淀后的自知与安宁,是历尽千帆后的和解和从容。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