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福建法治网 > 正文
2025-08-25 17:32:20

大樟树下忆将军

作者:梁德荣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长汀县宣成乡下畲村,一片肥沃的土地,静静地卧在蓝天下,这里是杨成武将军的故乡,一处承载着厚重历史与英雄传奇的地方。

刚踏入村庄,就能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氛围。微风中似乎都夹杂着历史的余韵,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很快便来到了杨成武将军故居前。

一座典型的客家传统府第式建筑,呈现在我们眼前。故居始建于清代,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老宅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上下两厅配合左右厢房,砖木结构,中轴对称,显得宽敞透亮。青砖黑瓦在岁月的洗礼下,散发着古朴的气息。故居大门横梁上,刻着杨氏祖训 “清白遗风”,四个字苍劲有力,仿佛在向每一位来访者诉说着杨氏家族世代传承的品德。杨成武将军正是在这古训的熏陶下,成长为一位“清廉、正直”的杰出将领。

大门右侧,竖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上书“杨成武将军故居”几个大字,故居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走进故居大门,仿佛踏入了另一个时空。四周木板墙上挂满了将军与家人的生活照片,这些照片像是一个个时光的切片,记录着将军一家其乐融融的珍贵瞬间。从将军幼年时的懵懂,到青年时投身革命的坚定,再到后来与家人相处时的温情,每一张照片都透露出将军尊崇祖训、和睦相处的良好家风。在这里,我看到了将军生活中的另一面,他不仅是战场上的铁血英雄,更是一位心系家庭、珍视亲情的普通人。

胸怀鸿鹄之志的少年英雄杨成武,就是从这里走出去,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缓缓踱步在故居中,我不禁思绪飘飞,仿佛置身于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时期。1914 年10月27日,将军出生在这个普通的客家农民家庭。1929年,年仅15岁的杨成武参加了闽西农民暴动,从此踏上了革命征途。1930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壮丽篇章。

数十年南征北战,将军历经无数次战斗的洗礼。他先后参与组织了强渡乌江、抢占娄山关、飞夺泸定桥、攻占腊子口等著名战役。在飞夺泸定桥的战斗中,他率领红四团,一天奔袭 240里,在枪林弹雨中奇迹般地夺取了铁索桥,立下了不朽功勋。

抗日战争爆发后,杨成武将军奔赴抗日前线,1939年冬,他指挥所部在河北涞源县黄土岭击毙日军“蒙疆驻屯军”最高司令兼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斗志,让日军闻风丧胆。将军所在部队还涌现出了英雄群体“狼牙山五壮士”,他们的英勇事迹成为了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精神象征。

解放战争时期,杨成武将军率领部队转战华北,指挥或参与指挥了一系列重要战役,为华北地区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走出故居,平整的地坪外是一方不大的池塘。残荷林立,微风吹拂,能够想象五六月间,池塘里荷花骄艳、清香遍地的动人情景。田野里,百香果爬满棚架,槟榔芋绿意盎然,稻田也在微风中泛起层层稻浪,展示着生命的蓬勃力量。如今的宣成乡,在将军精神的激励下,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故居周边,我们看到了许多与将军相关的景点。那棵历经千年风霜雨雪的大樟树,是下畲村的灵魂和标志。杨成武将军曾回忆童年在此捉虫、掏鸟窝的快乐时光。紧邻大樟树的公园绿意盎然,贯穿公园的蜿蜒小路是将军小时候上私塾的必经之路。如今,这里有古色古香的将军长廊、优雅宁静的小桥流水、红绿相间的荷花池塘,已经成为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公园旁边的五星广场上,矗立着鲜艳的五星图案,寓意下畲人民“一心向党,不忘党恩”。

日近正午,我们踏上回程的路途,心情自然久久不能平静。

一片曾经轰轰烈烈的红土地,诞生出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将军,自然不是一件平凡的事情。杨成武将军从这个宁静的客家山村走出去,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他的故居静静地矗立在家乡的土地上,成为人们缅怀将军、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都能从将军的故事中汲取力量,感受到那份坚定的信仰和无畏的勇气。

或许,正因如此,我们才会不止一次地来到这里,汲取将军的英灵之气,让自己的人生,多一分昂扬和自信。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检察院)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