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福建法治网 > 正文
2025-08-25 17:32:20

生命的“承重墙”

作者:林立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张婶,张叔这阵儿咋样了?”

“还在ICU呢,医生说……情况不太好。”

张叔退休才七个月,就被脑部急症拽进了手术室。谁也没料到,那场手术没能挽回他的健康,反倒让他一步步沉进了病榻。这十年,他在康复医院躺着,没了意识,像段被时光遗忘的沉默。张婶就守在旁边,吃住都在病房里,一天五顿用针管喂食、擦身、翻身、梳头发,把他收拾得连指甲缝都干干净净。

我妈总说,张婶的心肠是棉花做的,软得能裹住旁人所有难处。有次我爸去医院看张叔,见她正啃着干面包,桌上放着碗萝卜干。我爸红了眼眶,要带她去吃点好的,她却指着窗外:“你看那棵老槐树,风吹雨打都挺着,咱人也一样,熬熬就过去了。”说罢,又把我爸带来的水果往护士站送,“小姑娘们值夜班辛苦,吃点水果补补水。”

我妈每次提着熬好的鱼汤去看她,她总先把汤倒在碗里,然后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用针管往他嘴里推,仿佛自己是钢铁巨人,从不需要营养似的。

这半年尤其难。肺炎像块甩不掉的影子,跟着张叔转了四家大医院,每次都得进ICU。张婶给我爸和叔叔打电话时,声音里那点抖,轻得像羽毛落在心上——医生说,这次怕是熬不过去了。

张婶本是个娇小的人,年轻时像株刚抽条的芦苇,清秀里带着一股闷头往前扎的韧劲儿。可命运偏要往她根上砸冰雹:中年时,独生子在外地出了意外,那个总追着她喊“妈妈”的身影,再也没出现在巷口;没过几年,张叔又永远躺在病床上。换作旁人,脸上早已刻满“苦”字了,可张婶不一样,岁月没在她脸上划下狰狞的沟壑,反倒让她气色里透着一种奇异的红润,像把十年的苦,都熬成了骨头里浸出来的光。

我们去看他们,说是探望张叔,其实更多是想看看张婶。每次去,她总笑着迎出来,说些“今天食堂的菜咸了”“护工小王帮着换了床单”之类的家常,仿佛那些对着无意识的人说话的深夜,那些悄悄抹掉眼泪的转身,都只是灶台上寻常升起的炊烟。

我们红着眼圈别过头,她却轻轻掖了掖张叔的被角,柔声说:“有啥法子呢?”五个字轻得像叹息,可谁都知道,这背后藏着多少个睁着眼到天亮的夜。中年丧子是剜心的疼,十年侍疾是磨骨的累,这两座山压下来,她偏用那单薄的身子稳稳接住了,还把这个家撑得牢牢的。

这让我想起奶奶。爷爷走的时候,她怀里揣着三个半大的孩子,最大的大姑十九岁,最小的叔叔才九岁。旁人劝她改嫁,她攥着针线说:“我得做个鸡笼,把他们都罩在里头。”这“鸡笼”一罩就是几十年,撑过了孩子闯祸的焦头烂额,撑过了父亲参军时的牵肠挂肚,却没留住二十九岁的姑姑——那个她亲手带大的女儿,像朵没开尽的花,突然就落了。

我们从没见过奶奶掉泪,她总乐呵呵地给孙辈讲过去的事,说自己“肩头作桥,背脊作埕,碾过铁钉板”,语气轻得像说别人的故事。只有说起大姑时,眼角的纹路会轻轻颤一下,末了还是那句:“日子总得过下去啊。”

如今奶奶不在了,但她撑起的屋檐下,子孙们还在稳稳地生活;张婶还守在ICU外,她的身影立在那里,这个家就总有一角不会塌。忽然懂了,这世上最珍贵的不是高楼大厦,是她们这样的人——用血肉之躯当承重墙,让每个在风雨里摇晃的家,都能找到一处稳稳停靠的角落。

愿这样的承重墙,永远有人疼惜。愿岁月多给她们些阳光,少些风雨。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