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福建法治网 > 正文
2025-09-08 13:52:19

当你的孩子就要进京游学了

作者:陈子铭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那个在窥园出生的孩子,23岁,终于要去燕京上大学了。

送汝出门,前程万里。那个一百年前的父亲,语重心长地说。你几乎可以看见,他忍不住就要开怀大笑。可就在那一瞬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想到这孩子,从两岁开始,就跟着自己颠沛流离,被母亲牵着,在炮火中登船,在厦门、潮州跑。16岁就开始自己谋生,在石码眉麓小学做教员,19岁去仰光任教,21岁回漳州华英中学做老师,23岁当上省立第二师范附小的主事。才消停几天,一转眼,就要去燕京念大学了。这一去,什么时候能再见,就不知道了。

有志气的孩子,心总是在远方,这不是他所期待的吗。自己一天天盼着孩子长大,怎么临行,就儿女情长起来。

1917年秋天,许地山又要出远门了,那个父亲许南英,也许只有填词,才能把期待说得妥帖,大约,他是不肯像孩子母亲那样碎碎念的。

更何况,他自去年10月去苏门答腊,滞留至今,一战战火蔓延,没有船期。他远远地接到消息,远远地为儿子送行。等到信到儿子手里,大约,人已经在燕京了。

丑儿,他这样称自己的儿子说,叔丑,是儿子的乳名。你知道,父亲心里多么为儿子骄傲。

他要去的那个地方,千年古都,人文荟萃,寒威时节,金台雪色,玉蝀霜华,寒生燕市,连桑乾河都结了厚厚的冰。那是好生盛大的气象啊!对久居南国的人,那是一个值得奔赴的舞台,吸引人走进她。那里他想看见儿子的人生。

他对儿子充满了希望,他是了解这个儿子的,敏而好学,自小才华出众,更有一颗质朴向上的心。

回想这一生,千山万水,辗转反复。京城,有他壮年时期的梦。35岁,成了光绪十六年的恩科进士,大清国的兵部主事。那时,他也曾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也曾衣锦还乡啊!然后,开始无尽的奔波。孩子们习惯了父亲不在家的日子。还好,赞堃(地山)的哥哥们赞书、赞元、赞祥,个个都很出息,现在,轮到赞堃要像父兄一样远行了。

此去好立雪程门,不知雪深有几?

九百多年前的那个冬天,那个叫杨时的读书人,和他的好友游酢去拜访恩师程颐,那时,老师正在闭目打坐,两人怕打扰老师的清静,便痴痴地立在门外,雪花纷飞,把自己站成一个雪人,待老师醒来,两人脚下积雪一尺。那个宋朝元祐八年的故事,是每个读书人都要听的故事,儿子远行时,父亲又为他讲起。多少人,就是这样,经过程门立雪的洗礼,而走进学问的殿堂。

只是,孩子啊,漫天落雪,你脚下的积雪有多深,你知道吗?

别担心,这样孤独的游学之旅,不是一个学子必须经历的历练吗?从此,你的眼界将开阔,与全世界的文人为伍,他们的力量会助你成就你的未来,大胆去吧!

噫,许南英大声叹了一口,我是老了。这些年,世间俗务,磨去了书生锐气。只剩下这牵挂儿女的心了。

只是孩子,何日归来,我要看到你带着喜讯进门来。

小子啊,努力奋斗吧!

他像两千年前的古人在《诗经》里那样说。不期望你纾青拖紫,显达于庙堂。时间短暂,美好的青春一闪而逝,希望你有一天能风尘仆仆而来,告诉我成功的消息。

一个年老父亲对儿子的临别赠言,千言万语,写得那么简约。

那个将出门的儿子,在他眼里,已经成了大人,他们像朋友一样,共同面对未来。

许地山在这一年出了燕京,很快,他的才华,遇到了适合他的天地。在五四游行请愿时,他走在队伍前列,在那里,来自湖南书香门第的周俟松看到了他,随后成了他的妻子,这是一段美好的姻缘。

这些,都是他的父亲所希望见到的。

许南英在那年的十二月去世。心力交瘁,生命如风中之烛,一场痢疾,便轻轻拿走他的生命。

那封临别书信,大约也是最后交代。

一百年后,考试季过了,又有许多学子,走向他们的人生。读那首词,那么美好的父子情分,仍然感染了学子们。

《花发沁园春·丑儿入京游学,作此送之》

送汝出门,前程万里。临歧不尽歔唏!金台雪色,玉蝀霜华,此际寒生燕市。

寒威若此,早冻了桑乾河水。此去好立雪程门,不知雪深有几?

不患独行踽踽,有亚欧文人,相助为理。噫吾老矣!

所日归来,想见入门有喜?勖哉小子!不愿汝纾青拖紫。

祗愿汝秋蟀春鹒,到时寄我双鲤!

好美的父子情感。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