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福建法治网 > 正文
2025-09-08 13:52:19

历史是什么?——读罗平汉《历史的节奏》

作者:黄丽云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前段时间师友给我推荐罗平汉教授的书。罗平汉教授是中央党校教授,党史专家。据说他的著作很厉害,不回避难题,敢说真话,书里用的不是二手材料,而是极具分量的原始档案文献。

《历史的节奏》是罗教授《历史的节点》五卷本之一。这是一部巨著。称得上是巨著,未必在于篇幅浩繁,但讨论的必须是大命题。该书聚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跨越七十余年的沧桑巨变,通过对一系列深刻塑造国家命运、影响民族走向的历史大事件进行正面、中国式的深度思考,把那些年代的风云际会堂堂正正地呈现于读者面前。如此叙述,实属难得,值得一读。

历史是什么?史书之上似乎风平浪静,但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集合体。1949年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国际关系等诸多领域面临着重大风险挑战。如果追求历史知识与历史本真之间的一一对应,试图把70多年来的沧桑巨变巨细靡遗,如同时间倒流般全然复现,是不现实的。现实的历史知识必然是经过选择与提炼的一部分。它聚焦于那些能够影响历史进程、改变历史方向、奠定时代基石的重大事件,即所谓的历史“大关节”。罗平汉教授正是从浩如烟海的史实中,精准捕捉那些对历史走向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大关节”。作者秉持严谨的历史主义立场,边叙边议,论从史出,虽然所叙时间跨度较大,但所述内容生动具体,议论客观深刻,在相关问题的阐释中把握时代脉动,从历史的细节处展现探索之艰辛。

历史奔流不息,恰如大河东去。但历史回环曲折,并不总是勇往直前。正如白居易诗所言: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玻璃脆。为什么美好之物常易破碎?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命题。1959年庐山会议无疑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读罗著犹如参与一场历史的探案。本书专门以34页的篇幅深入剖析庐山会议转向的原因。作者不仅致力于还原史实,更旨在唤醒读者的历史感。他引导我们思考:就像河流不能决定自己的流向,历史也无法决定前进的方向,在很多时候,是由大大小小的“偶然”决定了它的走向。历史绝非简单的记忆复刻,而是一种灵魂的穿越——要挣脱当下视角的束缚,潜入历史现场,置身于彼时彼境。唯有如此,方能理解那一代人在时代洪流中的迷惘与奋斗,感受他们在资源、认知、环境重重约束下所做出的抉择。唯有如此,方能体味成就的来之不易,理解历史的复杂与厚重。

历史是什么?历史是趋势。历史是由人们的群体活动所塑造的。理解群体活动背后的深层逻辑,把握历史演变的宏大趋势至关重要。这种趋势的力量主要源于两个因素:一个是物,一个是人。

何为“物”的因素?书中所揭示的每一个“大关节”,无不是长期积累的结构性张力或发展势能达到临界点的必然结果,是历史能量寻求突破的壮阔呈现。犹如攀登山岳,愈近峰顶,阻力(风)愈烈,而这恰恰昭示着格局之变的到来。历史的主角终究是“人”。没有人参与的历史是不会有生命力的。这七十余年的征程,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深刻蜕变的历程。从早期某种程度上的“仰望他者”,到经历无数实践检验后的深刻觉悟——“他人未必皆对”。这种民族主体意识的觉醒,构成了历史最深沉的驱动力。这种觉醒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推动着大国崛起的宏大叙事。

历史是什么?马克·吐温曾说:“历史不会重复,但总是押韵。”在审慎与豁达之间,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在血脉相连与超然审视之间,我们今日所纠结的困境、忧虑的挑战、探索的路径,其本质形态与内在矛盾,早已在历史的褶皱里反复“押韵”呈现。《历史的节奏》一书,正是帮助我们辨识这些跨越时空的“韵律”,从前人留下的“参考答案”中汲取智慧,以更深刻地理解我们何以至此,又将向何处去……

法治与历史节奏紧密相连,成为新时代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托,这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