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福建法治网 > 正文
2025-09-08 13:52:19

从海子的四本书谈起

作者:张家鸿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1989年3月26日,于山海关卧轨自杀前,诗人海子身上带着四本书:《康拉德小说选》《孤筏重洋》《瓦尔登湖》《圣经》。世人多在乎他的离世、探寻其离世缘由。对他身上所带四本书,并不那么在意。我倒以为,这是值得深思的四本书。对我来讲,因之多出的几段值得回味的书缘,至今难忘。

最早被我带入书房的,是徐迟翻译的《瓦尔登湖》。打那以后,梭罗的湖边岁月不仅是他自己的,也是我的。它深深地影响着我,在我一次次面对困境想要知难而退的时候,梭罗的那个小木屋,不请自来小木屋的小松鼠,以及时不时荡开细微涟漪的湖面,这一个个画面便时常在眼前回放。时时给我抚慰,常常给我信心,再不济我也可以如梭罗那般,自造一个世外桃源,不问纷扰世事。在旁人看来,这也许是消极的选择;在我来看,如有这般天地,舔舐伤口留待日后重新振作,岂不是积极呢?久而久之,没有瓦尔登湖可以去的我,把《瓦尔登湖》安放在心里。它是一本书,更是我身体里的一部分,不为如梭罗那般隐居而存在,只为抚慰内心、安放自我而存在。

时至今日,它早已融入我的血肉与气度。与梭罗的著作相仿的是,出自挪威探险家海尔·达尔的《孤筏重洋》。在不借助任何现代航海与通讯设备的前提下,人类能否从南美洲横渡广袤的太平洋到达大洋洲,这众说纷纭的问题,海尔·达尔用几个月出生入死般的航行,证明了并非虚言。《孤筏重洋》正是这段航海经历的纪实写作。无需技巧,无需渲染,无需所谓文学笔法,只需如实呈现。不特意为读者而写的作品,反而流传甚广,从海子读过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它自有精神的标高,即不屈服于舆论,不畏惧于前程,尽管一切未知,尽管只知己心。

至于《圣经》,学生多年前送我一册,至今尘封架上。康拉德的小说,几次起念,想要买来品读,总是有头无尾,依然阙如。有时候回头想想,人事倥偬生活忙碌,读过其中两册应当知足。这书缘不可谓不深。尽管依然不曾完全品读四本书,至少它给了我一些启发。

首先,海子是西方文学经典的受益者。临终前不带别的书,只带这四本、带的是这四本,可知他心中对它们的牵挂,以及它们对他来讲无与伦比、不容分说的重要性。受到它们的启发,在海子来讲是深刻的、恒久的、从始至终的、不曾褪色的。其次,海子想确认自己爱书人的身份。他是诗人,诗作影响许多读者,至今光芒烛照人心。作品之生命力,不曾有丝毫衰竭的迹象。每年的3月26日这一天,“海子”这个名字总会在热爱文学的人心中一再响起。诗人背后的本色是读者。第三,海子的带书之举,令人想起一个老调重弹的问题。即如果独自置身荒岛上,会带哪一本书去?死亡或者另一个世界,何尝不是海子的荒岛?他带去的不止一本书,这个举动告诉人们,少了别的东西可以,唯独不能没有书。

也许在不同的读者眼中,这四本书及其带书之举,还有更丰富的解读空间。对热爱阅读人来讲,这份举动是切近的提醒,正如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带一本书。遇到这样那样的时间缝隙,翻出书来,读上一两页,实在是最理想的消遣之道。即便是即将面对难以承受的苦难,亦可以让书随身陪伴。在数不清的时刻,书是阳光,给人暖意;书是微风,予人清凉;书是灯塔,给人方向。书还可以是很多很多的东西,他的内涵与外延向来是无边无际的。我想,这一定是海子深深认同的。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