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单式”服务化解民忧 ——南平市延平区综治中心创新模式高效化解纠纷 “攥着借条怕要不回养老钱,以为只能去法院折腾,没想到在综治中心‘点’了位调解员,几天就把事儿解决了!”近日,72岁的杨大妈拿着经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走出南平市延平区综治中心时,紧锁多日的眉头终于舒展。这场涉老借贷纠纷,凭借中心“点单式”调解服务,实现零成本、高效率化解,成为延平区打通便民解纷通道的生动缩影。 走进延平区综治中心,5个综合服务窗口前不时有群众咨询,11间功能室里,“陈万泉金牌调解室”“百合调解室”“道路交通纠纷调解室”等标牌清晰醒目。 “群众遇到纠纷不用慌,先看‘菜单’再‘点单’,总有合适的调解员帮着解难题。”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中心已整合公、检、法、司等14个部门力量入驻,组建起33人的专职调解员队伍,按纠纷类型细分出婚姻家庭、交通事故、邻里矛盾等多个调解“专班”,群众可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调解员,实现“需求与资源”的精准匹配。 “以前调解靠‘碰运气’,现在选调解员像‘点外卖’一样方便。”曾因邻里宅基地纠纷选择“百合调解室”调解员的居民王女士说,自己当时根据纠纷类型“点单”后,调解员马上就上门厘清了边界,避免矛盾升级。据统计,自“点单式”服务推行以来,延平区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平均化解率达99%。 “都是几十年的老姐妹,哪想到会因为钱闹得红脸?”回忆起这段纠纷,杨大妈仍有些感慨。2024年11月至2025年7月,好友林阿姨因资金周转困难,先后多次向她借款累计7万元。借款到期后,林阿姨迟迟未能还款,杨大妈既担心养老钱“打水漂”,又不愿与老友对簿公堂,陷入“催款伤感情,不催没保障”的两难。 “邻居说综治中心能调解,不用跑法院,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了。”杨大妈说,在中心综合服务窗口说明情况后,工作人员推荐她“点选”常驻中心的金牌调解员陈万泉。接到“订单”后,陈万泉立即联合四鹤司法所工作人员开展调解,考虑到两位老人年事已高,特意放慢语速、反复梳理借款细节,还从“老友情分”切入,引导双方换位思考。 “林阿姨有还款意愿,就是暂时拿不出全款;杨大妈担心钱要不回,其实更在意这份情谊。”陈万泉说,经过3次沟通,双方最终达成协议:林阿姨从9月起用退休金逐月抵扣借款,按时还款则免除利息,同时配合申请司法确认。为让“纸面上的约定”有法律效力,中心还协调入驻的法院立案庭开通绿色通道,当天就为协议办理了司法确认手续,给杨大妈吃下“定心丸”。 “‘点单式’服务不只是选调解员,更是整合资源的‘便民枢纽’。”延平区综治中心负责人表示,中心在“点单调解”基础上,还构建了“调解+心理疏导”的双轨服务模式,既能化解表面的矛盾分歧,更能抚平深层的心理创伤,为矛盾的彻底化解注入“心理暖流”,让许多剑拔弩张的冲突在暖心沟通中逐渐缓和。 据悉,这种模式在调解过程中,发现当事人因纠纷陷入焦虑、愤怒、抑郁等情绪困扰,心理咨询师会第一时间介入,通过一对一沟通、情绪疏导技巧等方式,帮助当事人平复激动情绪;对于一些涉及家庭关系、情感纠葛的复杂纠纷,还会结合家庭治疗理念,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解开心理症结。 此前,一对因离婚纠纷“点单”婚姻家庭调解员的夫妻,就因长期争吵陷入焦虑抑郁,中心心理咨询师同步介入,通过家庭治疗理念引导双方平复情绪,最终不仅达成财产分割协议,还妥善解决了子女抚养问题。“既解了‘事结’,又解了‘心结’,这才是真的为群众着想。”当事人事后评价道。 目前,延平区综治中心已形成“中心吹哨、部门报到、联合调处”的快速响应机制,随着功能室改造提升与轮驻部门协作深化,“点单式”服务正从“能解纷”向“解好纷”升级。“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以丰富调解力量为支撑,打通便民通道,靠心理咨询筑牢情感防线,用真心化解千千结,用实干筑牢平安基石。”延平区综治中心负责人说。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