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福建长安网 > 正文
2025-09-29 15:07:33

食 堂

作者:颜全飚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我15岁时上了师范,全校七八百人,就一个大食堂。自己蒸饭,各自排队买菜,围坐吃饭;学校搞大型晚会什么的,食堂就成了礼堂。后来,到乡下初中教书,单身教师每天在食堂订餐,阿姨将菜食均分成一小碗、一小碗的,我们端上一碗,拿到宿舍里各自用餐,却也没有围坐在一起。再后来,在县政府食堂,对外营业,面对许多生疏面孔,就更没有那食堂味儿了。

过来援疆之前,也没想太多食宿问题。飞机落地,接到昌吉党校岗前培训时,才想起这一日三餐问题,不知玛纳斯那边境况如何?是自己煮饭,还是怎么的?是一个人住,还是几个人合住?在白茫茫的一片雪地上,顿时,莫名滋生了一种茫然失落之感。

到了玛纳斯,比之前想象的好很多,有独立住房,也有食堂。食堂阿姨,我们都称她崔姐,会做福建菜,大家12个人围成一桌,家的氛围感满满。这是头等大事,给妻子、女儿,给母亲、父亲、弟妹们一一汇报,让他们都放心。他们问,冷吗?不冷,有暖气,比老家暖和多了。母亲不相信,视频给她看,援友们就穿一件衣服呢。这下总算放心了。

吃饭有个规矩,一日三餐的饭点到了,没来吃得有理由,在微信群说明清楚。每天,都有轮流值班的,招呼着吃饭,有女援友者,比母亲还啰嗦,群里喊了,又打电话,不肯放过一餐饭。也是的,这一家子,就得一起吃饭,缺少一个人,就不自在了。

周日,给崔姐放假一天,我们分成三个组,轮流做饭。到菜市场采购,展示厨艺,先前没下过厨的,也慢慢地成就了好手艺,各自做出了老家精彩菜肴,永定牛肉、漳州海鲜、客家兜汤、泰宁酸菜鱼、宁化生鱼片、永安爆炒黄椒什么的。每每周末,都是一桌丰盛的福建美食,只是我没有信心,不敢出手,占着便宜,没下过厨房。我们苏指挥长的意思很明白,援疆结束,若没有长几斤肉回去,是对不起玛纳斯了。平日里,想吃什么菜,尽管告诉崔姐。崔姐可是热心人,总是担心着大家吃不好,有早起赶车赶飞机的,崔姐也赶早,不愿意大家空着肚子赶路,实在不行,煮几个鸡蛋,拿俩馒头的,硬是塞到车上来。

指挥部是一个大家庭,援疆干部就是家人。既然是周末,一家子就适当喝点当地饮料、葡萄酒或乌苏,喝着高兴,喝着喝着,就哭了,想家了。喝着喝着,埋藏在心底的纠结与家愁涌了上来,伤感一番。也不知如何安慰了,那就这样,再小酌一杯,杯酒解千愁吧。哭一哭,第二天就好了,在食堂又说说笑笑了,到底有没有释怀?还真的不懂。这当家长的苏指挥长始终关心着,家里有什么事,工作遇到什么困难,尽管说,他尽力帮忙,咱们要开开心心地来,不忘初心地工作,然后平平安安地回去。苏指挥长用心,每个月里,给大家过集体生日,这一桌,可是热闹了,与家人视频,援友送祝福,唱生日快乐歌,又是生日蛋糕,又是鲜花的,仪式感满满。是呀,在同一张餐桌上,一日三餐,三两年、一年半载的,容易吗?不知哪世修的缘分呢,漂泊人生里,有的连家人都难得如此密切相聚在一起,孩子长大了、远行了,也无非在节日与父母匆忙一聚,甚至节日里也没回来,如何长年在一个桌子上就餐?

春暖花开,指挥部客人就多了起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崔姐必然要把她的新疆菜打造好,一个人忙不过来,大家齐上阵帮忙,还得到外边点外卖,烧烤牛羊肉串的,玛纳斯葡萄酒、乌苏啤酒,还有海棠果、苹果、葡萄等玛纳斯的水果、果汁,都得尝一尝。传统节日里,玛纳斯县主要领导过来陪我们过节,我们三明、莆田指挥部食堂隔着的那扇门就打开来了,可是热闹的两大桌,听着温情的话语,若是在家一样。想家了,家乡那边有寄菜过来,比如建宁萝卜干、大田酸菜干、清流草根等等,吃到这些菜,心里头暖暖的,消解了不少乡愁。我们三明援疆农技专家下乡,带了西红柿、枸杞叶、花生之类回来,就往莆田指挥部食堂送上一份;莆田老家那边寄龙眼、海鲜、米粉过来,也往我们食堂送,两家亲如一家,缘于两家都有个好家长。暑期里,家属过来,也都带了菜过来,这家人回了,那家人就来了,一大桌人满满的,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只是暑期一过,就有些失落了。

动员我父亲过来,看看大美新疆。父亲回去后,写了一段感谢的话,让我转达给援友们。他在食堂用餐,位置安排坐在苏指挥长身边,接受这位家长频频夹菜服务,可是让他感动,又受宠若惊,古稀之年的他一辈子没有享受过如此尊贵的待遇。每每家属返回,苏指挥长都让食堂加菜,隆重欢送,代表指挥部感谢家属对援疆工作的支持。我们三明市妇联丁主席过来,一再叮嘱说,家里有什么事,尽管找我,我们将努力帮忙。

有女援友担心长胖,下午两点午饭过后,不吃晚饭;也有男同胞跟风学着,这牛羊肉吃的,已经胖了,不能再长了。很快,援疆就满一年了,有的过了两年、甚至三年了,吃得好好的,却是长出了白发、掉发也多了,究竟是什么原因,是水质,是饮食,还是时差熬夜?谁也说不清楚。我们男人们,就让他老去,终究岁月不饶人,可是人家女同志不愿意,不愿意也没办法,又是愁了一回,这一愁,不知不觉间,脸上的皱纹也多了,连镜子也不敢照了。

父亲回去后,让母亲更加放心了,给我的微信语音留言也少了,但我知道,她是想我了。我父母那一代人,吃过大食堂,各家各户早起,赶着去村里的大食堂吃饭。那时,我父亲还小,够不着,挤着抓了一小个地瓜。我父亲从小没父亲,不知道自己的父亲长啥模样,我奶奶在世时,每每忆起,都伤心落泪,没爹的孩子总被欺负。而我父亲,总是淡然一笑说,大食堂挺好,热热闹闹的。我明白父亲之孤独,他压根缺少一张餐桌上那个完整的家的感觉,大食堂的热闹冲淡了几许凄凉。走访过一些兄弟、外省援疆指挥部,或者个别单位选派援疆的,有吃自助餐的,有在各自受援单位食堂的,有不适应饮食时常自个儿煮的,万里之外,在祖国边疆,一双筷子、一个碗,独自面对窗外飘雪、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场冷雨,那可是另一种孤寂难以排遣。有外省一援友,微信于我,他实在想家,想着回到父母、妻儿身边,有一种孤独是永远无法安慰的,只能让他自个儿化解了。

有前两批援友路过玛纳斯,他就想回到指挥部食堂吃一餐饭,再尝尝崔姐做的饭菜,看看这亲切的食堂,这个曾经的家,援友的身影仿佛就出现在那个桌位上,墙壁上“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标语,依然在目,离开时,五味杂陈,这一离去,又不知什么时候再回来了,几番别绪,又多了一种乡愁,这永远挥之不去的乡愁。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