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福建长安网 > 正文
2025-10-13 11:28:41

美的缤纷与艺术的永恒——读方建勋《中国书法之美:汉字美的历程》

作者:张家鸿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在方建勋《中国书法之美》中流连,不仅不忍离开,且会沉浸、陶醉其中无法自拔。品读此书,如同享用艺术的书法的美的饕餮盛宴,何止是美得令人心醉,简直是美不胜收,让人浮想联翩。

以时间为线索,方建勋提及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与作品,因他们是美的创造者,它们是美的源头。西周《散氏盘》、李斯《琅玡台刻石》、汉隶《曹全碑》、钟繇《宣示表》、王羲之《兰亭集序》、颜真卿《多宝塔碑》、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怀素《自叙帖》、文徵明《草堂十志》、祝枝山《太白酒楼诗卷》,均被作者视为中国书法史上不容错过的审美对象。当然,《中国书法之美》不止是美的展示,而是美的挖掘与提炼。

如何凸显书法之美?方建勋常做的不仅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分析相关代表作,还常细化到同一个字在不同时期不同作品中的比较。如何显露张旭的草书“实”之突破常规,大胆夸张?以王羲之、智永、怀素三人同一个字的草书写法作比较。以具体作品为例,方建勋致力于在书法史上为美进行定格。

以美的归纳为起点,深入探寻书法家的内心境遇与精神图景,是方建勋行文时并行不悖且时常互相穿插的主线之一。行书《兰亭序》气韵流转、温润如玉的质感,是王羲之意气风发的流淌;从《多宝塔碑》中的笔笔简练有力、字字精准温故,可感颜真卿人格中堂堂正正的君子气象;《归安丘园帖》与《南轩梦语帖》中的字柔和、温润,若苏轼心中无温暖之感,笔端定然流淌不出这种字;米芾于《寒光帖》中是一泻千里的气势,是他素来追求率意、痛快写字的趣味;《跋王献之保母帖》背后的姜夔,气息高洁而清虚;小楷《金刚经》写得散淡、清澈,由明入清的傅山可谓简约、自如到极致。

不但呈现美,方建勋还把美形成之来龙去脉讲述清楚。这就不止于美的提炼,笔触还需探入历史与文化的深层究其缘由。换言之,在他笔下,美是固化的,也是流动的。站在当下,回望中国书法史漫漫长河,美就展示出五彩缤纷的样子。诚如他在书中所言——“书法艺术的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从低到高的进程,而是一个审美不断拓宽的过程。”以今人之眼光观看传承至今的书法美,肃然起敬乃势所必然。

在方建勋笔下,伟大与美均是独一无二、无法被取代的存在,它们源自于传承,也得力于个人创造,不是谁胜过谁或者谁比谁厉害,而是在自己的时代里引领一时风潮,而是在书法史长河里成为这一种美的创造者与传承者。比如赵孟頫以王羲之为宗,米芾仰慕的是王献之,邓文原受黄庭坚影响,怀素是张旭的再传弟子,当然,还有无法厘清的、无法言明的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

如何更亲近书法之美,方建勋给出若干切实可行的建议,可以说是对更多书法门外汉的有益指点。

如何领略范本之美?他说:“将名家临本与范本逐字对照,是打开我们临帖思路的好办法。同一个范本如果能找到多家临本,如果你一本一本去对照之后,发现它们与范本之间的差异与它们彼此之间的差异,就会从中得到很多启发。”方建勋还忘不了,在多篇文章里把书法名作的“藏身处”明示出。以秀乃至媚闻名的《曹全碑》在西安碑林,朴拙的《鲜于璜碑》现藏于天津博物馆,《张猛龙碑》现藏山东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怀素《自叙帖》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些都是可以去看看的,只要读者足够喜欢或热爱。这是方建勋没有明说却已然说出的话。

方建勋说:“所以我们学习书法是发现美、感受美,这种美感往往是一个共性的存在。因此借助学习书法养成的审美眼光,我们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发现美的存在。或者也可以说,我们通过书法这种艺术形式,实现了美学上的理想追求。”品读《中国书法之美》并被其中的美一次次淘洗、润泽,在不长的几日里可以完成,仿佛完成一次精神补给。因为书法史上的众多杰作,美得以从历史深处各有风姿走来,既如此,现代人岂能等闲视之?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