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福建长安网 > 正文
2025-10-13 11:28:41

听王德威讲“南方之南”

作者:何况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王德威教授在厦大开讲座的消息,我是8月24日听厦大中文系主任徐勇教授透露的。王德威教授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他在台湾出生,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因偶然读到沈从文的《边城》,开始对文学感兴趣,后考入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念比较文学硕士、博士。曾任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校,现为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暨比较文学系讲座教授,是学界公认的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顶尖学者。著有《现当代文学新论:文理·伦理·地理》《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当代小说二十家》《写实主义小说的虚构:茅盾、老舍、沈从文》等。我书架上还藏有百花文艺出版社2016年初版、2024年4印的《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一本30多万字的文论集,居然接连4刷,可称奇观。

现在作者跨洋来到芙蓉湖畔,岂有不往一睹芳容之理?8月25日,我早早赶到厦大报告厅,巧的是,王德威教授被临时安排坐在我右手位置上。他原本已经走到了台上,却被此次讲座的主持人邹振东教授请到我右手座位候场。我侧脸打量第一次见面的王教授,他个子中等,脸型方圆,满头银发,眼神锐利,眼镜也遮不住眼角的皱纹,举止从容谦和。我原想借机请他在我带去的书上签名,但台上的邹振东教授开始隆重介绍主讲嘉宾了,我只好掐灭顺手要签名的念头。

在热烈的掌声中,王德威教授登台开讲。他从“华语”语系理论的发展脉络开始讲起,梳理了几代学者的相关论述,特别提出“华夷风”“华夷之变”“华夷风土”等概念。他认为,风是气流振动(风向、风势),是声音、音乐、修辞,是现象(风潮、风物、风景),是教化、文明(风教、风俗、风土),是节操、气性(风范、风格)。总之,“华语语系的‘风’来回摆荡在中原与海外、原乡与异域之间,启动华夷风景”。他继而强调指出,华夷论述的关键之一是不仅以血缘种族,也以文字、文学、文化、文明作为辩证正统性的基础。这里说的“文”,不必受限为书写、文字、符号,事实上,“文”的意义始自自然与人为印记、装饰、文章、气质、文艺、文化,终于文明。

王德威教授梳理了一些概念之后,以“潮汐、板块、走廊、风土”等关键词为线索,深入剖析新南方写作的地理与文化特征。我多次听人说过“新南方写作”,但王德威教授的论述最有启发性。他说,跨过众所周知的江南,新南方将我们的视野导向华南、岭南、西南、海南,更延伸到我国港澳台地区,以至南洋的半岛与群岛。所谓新南方之“新”,固然来自南方文学地图的重绘,更重要的则是认识论空间的开展:“新南方”既是“南方”的不断延伸,也是“南方”的卷曲、翻转和叠印,因而打破既定的南北二元逻辑,扑面而来的是新世界、新发现、新风险。

他强调指出,新南方写作的地理特征首推海洋,海洋的波澜壮阔,海洋的深邃与广袤,海洋航行的冒险与未知,给作家带来无远弗届的奇思妙想。但现在的“新南方”场域太局限,要重视我国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华文作家的创作,将之纳入“新南方”叙事的视野之中,从而抵达“南方之南”的预设目标。

试图复述王德威教授的讲座内容是不明智的,我只想记录一个过程而已。我在现场见到了许多熟人,讲座结束后,云良抢在第一个请王德威教授签名,我是第二个。我请王德威教授辛苦签一下上款,他笑着满足了我的要求。一个愉快的夜晚。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