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5-10-23 16:24:47

“红色基因”赋能反诈新实践

作者:徐林煌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龙岩永定金砂警方用心用情守护群众“钱袋子”,辖区连续三年电诈案件“零发案”,累计预警劝阻300余起——

“红色基因”赋能反诈新实践

“多亏卢警官连夜找到我,帮我避免了6万元的经济损失及债务风险!”回忆起今年8月的经历,龙岩市永定区金砂镇居民张某仍心有余悸。这起成功劝阻的诈骗案,正是龙岩市公安局永定分局金砂派出所深耕反诈工作的一个缩影。

2023年以来,金砂派出所通过“快速响应、红色赋能、民生融入”三维发力,用心用情守护辖区群众“钱袋子”,实现辖区连续三年电诈案件“零发案”,累计预警劝阻300余起。

今年8月8日中午,金砂派出所接到高危预警信息:辖区居民张某可能遭遇网络贷款诈骗。所长卢威第一时间联系张某,却遭张某否认被骗且拒绝见面。通过研判分析,卢威发现张某频繁与异常号码联系,风险极高,当晚便联合家属找到张某,并反复叮嘱家属安抚陪护,严防其转账。

次日,预警再次触发,卢威带着同类案例上门,拆解“安全账户”“保密要求”等诈骗话术,终于让张某醒悟。原来,张某因信用卡欠款6万元无力偿还,怕家人责怪,就偷偷点击某虚假平台“月付”链接,提交个人信息,正准备按要求向“安全账户”转账。在卢威的劝说下,张某当场取消申请、拉黑骗子,成功避损。

预警信息是拦截诈骗的关键“哨声”。为提升预警处置效率,该所成立由值班领导牵头,社区民警、辅警、网格员为主力的预警劝阻专班,确保7×24小时响应。一旦接收到上级下发的或通过自主排查发现的潜在受害人预警信息,第一时间通过电话、短信或上门等方式进行联系和干预,把诈骗拦截在“转账前”。

“当年永定暴动时,张鼎丞反复教育红军指战员,不拿群众一粒米。这段对百姓财产守护的佳话,现在却被诈骗分子利用。”9月18日,在金砂张鼎丞纪念馆前,讲解员张燕正向20余名游客讲述红色往事,话锋一转:“隔壁村的张大伯就接到自称‘红色遗址修缮办’的电话,差点被骗走1万元养老钱!”

话音刚落,一旁的金砂派出所民警就接过话头,展开反诈手册:“大家记住,凡是要求转账的‘公益项目’,先打电话核实,就像当年群众认红军靠暗号,现在防骗靠核实。”

这样的“红色故事+反诈案例”讲解,在金砂已成为常态。作为红色革命老区,金砂派出所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将反诈宣传与红色教育深度融合——吸纳15名红色基地讲解员组成“反诈义警队”,在纪念馆、红色旧址等场所设置“反诈服务台”。民警与讲解员默契配合,一边讲述革命先辈守护群众财产的故事,一边结合“机票退改签”“虚假纪念品销售”“刷单返利”等游客高频遭遇的骗局,现场拆解诈骗套路。今年以来,已发放相关反诈宣传册1万余份,为100多批次游客开展宣讲。

“用红色故事拉近距离,再讲反诈知识就容易接受多了。”张燕表示,不少游客听完讲解后,还会主动索要宣传册,带回家给家人普及防骗知识。

10月16日清晨6时的金砂镇诚信菜摊菜市场,张老伯的菜摊前已经围满了人。竹筐里的青菜还挂着露水,摊前木牌上除了“买卖公平,童叟无欺”的红字,还多了块亮眼的警示牌:“不贪小利,谨防诈骗。”

“邱大哥,这‘养老投资’‘刷单返利’的短信您可别信。”张老伯接过邱伯递来的买菜钱,顺手递上一张金砂派出所制作的反诈宣传单,指着上面的案例:“您看,跟您一样的老邻居,差点被骗走1000块,还是民警上门拦住的。要真有好事,哪能轮着陌生人找您啊?”邱伯点点头。

这是金砂派出所打造“基层联动反诈网”的重要举措。该所将反诈宣传与当地“诚信菜摊”文化结合,发动摊主、屠宰户等人员,担任“反诈宣传员”。他们用乡音俚语,在称重、找零的间隙,向街坊邻里讲案例、发传单。针对老年人等易受骗群体,更是开展靶向宣传,反复强调“不贪小利、不点陌生链接、不轻易转账”的防骗准则。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