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刚进布衣书局的门,和主理人胡同打过招呼,我的注意力就被在书架上巡视的猫吸引了。这只猫的名字叫小满,蛮有个性,很不配合拍照,只得两头堵着拍,小满有点不高兴,喵了我几声,我猜小满说的是:“你谁啊,别乱拍。” 有书店,就必有猫,这已成为定律。布衣书局的猫不止小满一只,胡同递给我一根猫条,刚撕开,另外三只(名字分别叫小面、金子、小黑)就从书店各个角落围了过来,分享猫条的时候,不争不抢,有序进食,看来这已成为“四猫帮”的习惯。每到这个时候,我总提醒自己,到书店要关注书,但没办法,猫的吸引力比书要大。
布衣书局 □绿茶 绘 这次到布衣书局,是找到了一个时间档口,从外地乘高铁下午到北京,距离晚上一个聚会还有三个小时,刚好绿茶兄问要不要去书局看看。在约定时间到达书店所在地,碰到绿茶也在寻找书店,布衣新开的店址,在一所新大厦的第一层内部,外面的招牌暂时还没挂出来,问了工作人员,才找到。 布衣书局是个老牌书店,有一个数据可以很好地支持这个说法:书店在北京一共搬了十三次家,从内环到二三环,再到四五环,返回二三环,又搬四五环,搬家轨迹有点像跳交谊舞。为了让书店更好地生存下去,主理人不得不像许多北漂的状态那样,永远在寻找一个安身立命之处。新开的这家店,原本是理发店,清空之后,实木的装饰风格,与一家书店的气质不谋而合,看到店门口的拱形门,绿茶兄说颇像一家欧洲的书店,我想起查令十字街84号,不免想介绍给更多的人:如果你路过“越界朝阳里”(书店所在社区的名字),不妨去布衣书局看看。 布衣书局以旧书经营为主,胡同的伙伴小飞,每天如约出门去收购旧书,收购对象包括大学教授在内,都是一些文化家庭,经常有意外收获。换位思考了一下,收旧书可能真的存在某种上瘾性,否则难以想象,布衣书局会坚持这么多年。不过,从胡同的工作状态来看,卖书是件不挣钱的辛苦活儿,他每天整理旧书、接待慕名而来的读者、做直播、写四五千字的日记,忙得不可开交。解释他的动机,恐怕也只有“上瘾”这两个字能适用。 书店堆满了旧书,我们去的时候,新店开业不到20天,一堵高高、满满的书墙,看上去整整齐齐,两个加盖了玻璃罩子,摆放了鲁迅以及研究鲁迅的著作,出版时间都很早,仔细看了一下,有《故事新编》《桃色的云》《鲁迅诗集》《鲁迅传》《鲁迅手册》等等,对于鲁迅热爱者和鲁迅著作收藏者来说,这些书都有不小的诱惑力。在书店,很少见到被塑封的书,所以每本书都散发着独特的纸张气息,这种气息很让人安心。 胡同烧好了水,我们坐在书店喝功夫茶,小小的杯子,我大概喝了二十来杯。说起这么喝茶,胡同和我觉得都不怎么适应,说只要是液体,无论是茶、啤酒、红酒还是白酒,都是大杯一饮而尽。对了,胡同是我的山东老乡,他上大学时去我过我老家郯城,他说了几个同学的名字,其中一两个我似乎有印象。在书店的两三个小时里,作家齐凯过来给新书签名钤印,有老读者过来探店,他们都与胡同很熟的样子,其中一位还给胡同带来了茶叶和家乡土特产,这样的店主与读者的关系,很能给人带来亲切感,这或许也是开书店的一种人际关系收获吧,它会鼓励书店人,在这个行当里坚守下去。 说到布衣书局搬家的原因,胡同说原来的店面偏大,租金偏高,且地理位置寻找起来也不方便,现在新店所在的地方,比原店小了许多,离地铁也近,经营起来,相对会容易多了。有书店人说,如果一家书店开了二十年以上,想倒闭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布衣书局已经形成自己专有的生态:买卖旧书,卖签名新书,直播间拍卖,固定读者群的探店访店……最重要的是后者,大量回头客形成了书店的底气,使得布衣书局可以躬耕于书店业这片土地,愈发根深叶茂。 布衣书局 □绿茶 绘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