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陈德南:让检察扶贫别样精彩

2016-05-31 13:59:24 来源:福建法治报

治贫的“用心人”

去年9月份,前路村葡萄园种植基地大丰收,近百亩葡萄园预计产量达到10多万公斤。然而受“苏迪罗”超强台风影响,原本又大又甜的葡萄却出现了早熟掉果现象,下了订金的批发商纷纷要求退款。滞销的可能让葡萄园股东陈金寿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措之下只好找陈德南问对策、寻帮助。谁也没有想到,这一问竟让危机变成了契机,更为前路村贫困户的脱贫带来了希望。

原来,接到陈金寿电话后,陈德南当即赶往葡萄园进行实地调查,发现葡萄的掉果原因主要在于外销途中的长途运输。可宁德本地找不到能消化这10多万公斤葡萄的批发商,只能想办法零售出去。陈德南当即将情况向区检察院领导反映,恰逢抗战胜利纪念日假期,蕉城区检察院干警及家属自发组织来到该基地“爱心采摘”,当天共计销售1000多公斤。同时,陈德南积极联系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帮助开展义卖活动,还通过短信、微信平台组织发动村民返乡采摘等方式帮助解决销售难题。不到20天,就为葡萄园主福建裕丰农业有限公司挽回20多万元损失。

陈德南村委楼前作春节致辞

事情是解决了,可也暴露出一个更大的问题。企业底子薄,一旦受灾就可能因为资金短缺一蹶不振。没有产业支撑,前路的村容村貌搞得再好也可能只是“空架子”。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产业为支撑。陈德南说:“要真正帮前路村脱贫,就要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从对村民单纯的‘授人以鱼’,转为‘授人以渔’,由企业成长带动全村经济发展。”

自2014年开始,蕉城区检察院先后对前路村的所有困难户进行了摸底比对。通过群众评议、村级班子审议、村民代表决议,最后公示得出困难户名单,由院里每个科级干部一对一帮扶,给贫困群众每户2000元钱的资金补助。“虽说对这些困难户进行精准识别,实现了扶贫政策的精准帮扶。但很多贫困户的思想观念还没转过来,2000元到他们手中,可能人情一来,红包一包就没了。”如何加强政策和资金的统筹安排,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又成了摆在陈德南案头的一个重点。

到葡萄园基地查看葡萄生长情况

葡萄园基地的这次危机让陈德南有了新思路。将困难户的上级帮扶资金进行集中统筹,采取“村企联手、党员共建”的方式入股合作社进行年底分红。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实现资金的有效循环,也可以缓解企业资金压力,达到“众筹解众愁”的目的。同时,企业还可优先提供劳动岗位给贫困户,助推贫困户脱贫。

陈德南的这一想法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并在不久后开花结果。通过精准扶贫、众筹分红等有效举措,2015年前路村实现人均收入12861元,是2010年的3.2倍。群众脱贫致富的背后,是他默默的付出。时至今日,村民并不知道,他身患糖尿病、严重胃病等多种疾病,经常在医院打完点滴就赶到村里;村民并不知道,他家境也不好,妻子因股骨头坏死常年卧病在床,儿子作为劳务派遣人员收入微薄,家里还是区检察院领导挂钩的病困慰问户;村民并不知道,他往返村里的车费从来没有在单位和村里报过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