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心中有盏明灯 生命就有力量

2016-10-20 11:33:57 来源:福建法治报

省公安厅退休老干部黄东民不忘初心投身新农村建设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0月20日讯  少年立志,心怀扎根农村誓言,年轻的福州学生黄东民带着一腔热血,来到尤溪县溪尾乡秀峤村插队并在这里入党;中年奋进,尽管历经各种工作调动提拔,他始终不曾忘记当年的入党誓言,同秀峤村民保持密切联系;花甲之年,不忘初心再起航,他放弃退休之后的安逸生活,背起行囊重回秀峤,加入建设“美丽乡村”的队伍。

2016年10月6日晚,黄东民在友人的指导下,打开“福建美丽乡村”微信号,得知“第二故乡”秀峤村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后,他欣喜不已,立刻把这个好消息转发朋友圈,获得众多点赞和留言。63岁的黄东民没有组织派遣,抱着一颗初心,走在下乡的路上……

黄东民和乡亲们在一起

插队秀峤 热血知青坚定信仰

“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不管走的路有多远,都不要忘记自己政治生命在秀峤村诞生的那个时日,1976年7月7日,不要忘记党旗前许下的诺言。”

1973年5月7日下午5时30分,黄东民至今记忆犹新。

从福卅苍爻码头坐客运轮船出发,沿着闽江往南平方向一直走,第二天上午9时到了尤溪口,再坐汽车进县城。休息一夜后又转乘班车,年轻的黄东民这才到了秀峤村。

那是知识青年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年代。浪潮中,20岁的黄东民慷慨激昂,响应号召,从省城来到尤溪秀峤村插队。一进村,他却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

“老乡们的小木房建在山脚下,房屋低矮,破旧不堪;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木板上摞着几床破被褥,这样的床能睡一家几口人;吃的是粗粮野菜,干的是开山劈田的农活……”黄东民回忆道。

远离父母、独自一人来到偏僻而又贫穷的秀峤村落户,黄东民的内心是不安的。尽管生活条件艰苦,村两委和朴实的父老乡亲们还是想方设法为这位“城里娃”在生活和农活上给予帮助和关心。他们时不时接济他些吃的,手把手教他干农活。很快,黄东民成长起来了。

“这娃坚强得很,愣是咬着牙适应一切,跟在我们身后学会了劳动。”村民老蒋依稀记得,黄东民干起活来不惜力,扶犁耕作、用手拾粪、挥锄除草、灌溉农田……有那么点“农民”的样子。“偶尔有空,他还会上我们家里串门,帮着干点农活,吃苦耐劳,踏实肯学,这个孩子很不错!”这是老蒋对他的评价。

艰辛困苦中,黄东民对农村和农民有了更深的认识。1975年,知青们开始陆陆续续返城,黄东民却做了个决定:“回城工作学习是革命的需要,继续留在农村更是革命的需要。”他特地向公社党委提交了扎根务农的申请,得到了公社党委的一致支持。

“我们确实需要一批有志气的知识青年,和广大贫下中农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976年7月7日,黄东民忘不了这一天。那一天晚上,他骑着永久牌自行车,来到村支部开会,借着明亮的月光,乡党委书记庄重宣布,经过党组织和村民们的考察,正式吸纳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热血知青从此有了个新身份——共产党员,他的理想与激动在心中久久蔓延。

“这是党组织和村民们对我的关爱,我感到无上光荣。”黄东民是唯一一个在秀峤村里入党的知青。他至今仍保存着当年那份《入党申请书》的初稿,里面写着“我深深地爱上了农村的一草一木,农村需要我,我也需要农村,我要扎根农村干革命……”

名叫黄东民,立志为农民。时代浪潮里,他与秀峤结缘,一生追求信仰,这是黄东民的成长轨迹,也是一名共产党人本色的体现。正是这份信仰与坚持,让他给秀峤带来新变化、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