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心中有盏明灯 生命就有力量

2016-10-20 11:33:57 来源:福建法治报

再回秀峤 不忘初心做点实事

“当初铁心务农的决心,不能白说。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要用心书写回乡的故事,这是一种责任,要我去实践。”

不知您是否想过,当您年老退休的时候,最想做的是什么?是帮儿女带孩子,还是去旅行散心……对黄东民来说,退休的最大好处,就是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秀峤村做点事情。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要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青山绿水……我仿佛看到了美丽秀峤的新明天!”2013年12月,黄东民退休了,本该在家颐享天年的他,揣着新的想法,背起行囊,再次来到秀峤。

2015年初,秀峤村被列为我省“千村整治、百村示范”村庄,黄东民的干劲更足了。“帮忙不添乱,参与不干预。我每个星期在村里待个两三天,主要就是配合村干部,组织村民工作。”黄东民笑着说。

他和老乡们一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治理环境,美化家园。“我们拆除了村庄周边和公路沿线的乱搭乱建设施,修缮维护已有住房;建起垃圾处理站、建立日常保洁队伍,基本解决村庄‘脏乱差’问题。”

美丽乡村建设的场面火热,吸引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其中。2015年9月,黄东民又和爱心人士们一起帮秀峤搞文化策划,建设“以字感人,以文化人,家为灵魂”的精神家园。他们规划了村庄街道、修建福道、栽种桂花树、建起秀水石韵文化书法长廊,还利用桥边和空闲地建起各种园区,展示奇石景观。

站在秀峤村口,“世界这么大,我要去秀峤,秀峤欢迎您”“福”“寿”等大字嵌刻在石上。“这些石头原来就在这路边,我们找人给它设计题字,入村的‘福’和‘寿’,寓意祥和幸福;而出村时,游客则可以看到‘平安’二字,寓意一生平安。通过文字让石头呈现生命力,增加乡村文化底蕴。”黄东民介绍道。

在不远处的农家乐广场,不少老人正在聊天,儿童追逐打闹着,时不时传来一阵轻松愉快的欢笑声。“那里最早是一片田地,后来变成了氨水池,又脏又乱气味也大,村民们路过时总掩着耳鼻。后来,我们争取了70多万元资金,修建起广场。白天,村民在这里休憩;晚上,伴着音乐翩翩起舞,好不惬意。”说起新建的农家乐广场,黄东民有些激动。

2016年,是黄东民在秀峤村入党40周年纪念日。不久前,他特意从福州回到村里,和全村党员们一起过党日。“不管走了多远的路,我都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信念就是在秀峤诞生的。今年我60多岁了,面向未来,面向挑战,只要还能走得动,就会一直坚持下去……”不忘初心,默默前行,这就是年过花甲的黄东民,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

采访手记

是什么原因,让只是在秀峤插队4年的黄东民,40多年如一日,关注秀峤发展,帮扶秀峤群众;甚至退休后,还要重回秀峤,建设美丽新农村?这是记者在采访的路上,一直思考的问题。

2016年10月12日,入秋后的天,显得有点冷,记者来到秀峤村,见到了黄东民。他个子不高,圆圆的面庞,手里拿着斗笠,穿着一件黄色的夹克衫,手肘处磨得发亮,脚踩着一双旅游鞋健步如飞。偶尔有村民路过,他就会停下来,和老乡们打个招呼。不像个干部,倒像个老农民。

“我走过的单位,有公安厅、三明市公安局,交警总队。现在回头看来,对秀峤的关注和服务还不够,退休在家,尚有余力。我问自己,还能为秀峤做些什么?美丽乡村建设机会难得,加上秀峤又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发展形势喜人,这么好的机会,今生难寻,岂能言退?当年我从这里出发,如今我回来再做点事情,有众人帮着扶着,追梦美丽家园。”这是采访结束后,黄东民用微信发给记者的一段话,字里行间,或许能够找出问题的答案。

一个人,对家人的爱和好,是应该的,但对于仅是生命中曾经停留过的农村、对1000多名毫无血缘的农民,40多年始终如一的关心和帮助,不禁令人肃然起敬。这不能简单地用“大爱”来形容,而是一种坚守,坚守扎根农村的入党誓言、坚守服务农民的承诺、坚守一名老党员的初心。

习总书记曾将这份“初心”比喻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黄东民就是这样的“硬骨头”。然而,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有人忘了入党誓词,忘了当初的理想信念,以至于贪污腐化、违法犯罪,成为罪人。面对多元化思潮,我们尤其需要坚定立场;面对各种诱惑,我们尤其需要擦亮双眼;面对复杂的现实环境,我们尤其需要不忘初心。

(本报记者 吴国锦 见习记者 黄丽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