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家风

2018-03-26 10:53:47 来源:福建法治报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学习习主席的这番话,感触颇深、感慨良多。温馨的家庭、良好的家教、朴实的家风,不仅是人们心灵的港湾,更是人们前行的动力。最近看了不少战友写关于自己家庭的文章,我也不禁要问自己:作为一个极其普通的农村家庭,我家的家教是什么?家风是什么?后来我静心想了想,这其中至少有一条应该是父母教会我们的,那就是“勤劳”二字。

我的父母均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是地地道道的闽南农民。自打我记事起,眼前总是父母忙忙碌碌下地干农活的身影。当时家里比较穷,主要收入来源就是靠种地。我们村当时是区里有名的蔬菜种植基地,大部分村民都以种植蔬菜为生。我们家有三块共约四五亩的耕地,分布在相隔近百米的不同区域。在我的印象中,无论刮风下雨,父母基本上都是起早贪黑,在那三块田地上辛勤耕耘。特别是大夏天,父母早晨四五点钟就起床给我和弟弟做早饭,然后赶在太阳出来之前,到地里抓紧宝贵的清晨时间多干些农活。中午简单午休后,又去田里劳作了。看到父母有时忙不过来,我们兄弟俩经常一放学就跑到田里帮忙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比如浇水、施肥、拔草、摘菜、搬菜等。此外,父母还让我们学着种菜。我对夏天种小白菜印象特别深刻。小白菜比较好养活,只要确保水分充足,从播种到收成正常只需三四十天时间。一到放暑假,父母便会腾出一块地专门用来种小白菜。我们兄弟俩每天的任务就是负责挑水、浇水、拔草、施肥。待假期快结束,小白菜也成熟了,卖菜所得的钱就可用于贴补学费。这一方面让我们养成了爱劳动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让我们体验到了父母的艰辛。

以前种地是靠天吃饭,最怕碰上自然灾害。小时候,老家的防洪设施不是很完善,每年因为台风暴雨,防洪堤一侧都要发上一两次洪水,田地都被淹没了,庄稼也被糟蹋了。听着父母无奈的叹息,我们也懵懂地感受到生活的不易。记得有一次下暴雨,我家种的大白菜已经成熟长势特好,眼看着被打坏了那真是可惜。于是,父母决定冒雨到田里抢收大白菜,我、弟弟、叔叔和邻居都一起去帮忙,当时水已漫到膝盖,大家都是深一脚浅一脚的。经过一番艰辛努力,大白菜大部分被抢收回家了。由于蔬菜受损严重,第二天蔬菜市场上的菜品不是很多,所以我家的大白菜自然而然卖了个好价钱。父母对此感到颇为欣慰,我们也打小体会到真是一番辛劳一分收获啊!

蔬菜公司距家有四五公里,路上要经过一座连接镇上与城区的大桥,重建后现在叫笋江大桥。上大桥有个很长很陡的大斜坡,是菜农们经常要跨过的一座“大山”。碰上节假日或周末不用上学的话,我就坐在三轮车的后座上,跟着父亲一起去卖菜,主要是协助父亲把满载的车子推上那大斜坡。跟着父亲去卖菜,除了帮忙推车是“因公”,我还有“因私”的成分,那就是能吃上一碗鲜美的泉州特色小吃——面线糊。为了“犒劳”我,父亲一般卖完菜后都会给我来上一碗,如果再配上一根刚炸好的油条就更好不过了,那个味道至今让我难以忘怀,那种满足现在再也无法体验,那幅情景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

“勤劳远比黄金可贵”。父母一辈子勤劳耕耘虽然是默默无闻的,可对我们人生路上的熏陶感染却是润物无声的。如今我也已成家立业身为人父,怎么让“勤劳”这一好家风传承下去,是摆在我眼前的现实课题。不但任务艰巨,而且其路漫漫,唯有躬身实践,才能有所收获。

(吴晓森  作者单位:武警莆田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