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周宁司法的多元调解

2018-12-13 11:33:24 来源:福建法治报

驻村人民调解

让矛盾纠纷不出村

近年来,因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机械的轰鸣声不仅“叫醒”了原来静逸的礼门乡油湾村,也让部分村民的宁静心湖掀起了波澜。

2016年7月,衢宁铁路途经该村,施工单位按工程所需对村内“溪兜宅里”部分山场进行征地,用于建设油弯村拌合站。征地过程中涉及的山场面积为水田15.4亩,园地11.7亩,涉及征地赔偿金额达57万余元。

“溪兜宅里”部分山场因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实际已抛荒多年,导致征地时权属四至不明确。全村仅有144户人口,但其中20多户声称在该山场拥有土地权属,一时间全村沸沸扬扬纠纷频起。

“本案涉及金额较大,纠纷人数较多,若处理不当,极易引起群体性事件。”礼门乡党委副书记陈强回忆说,在调解过程中乡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协调礼门乡铁办、林业站等有关部门一同前往纠纷山场进行现场勘察,但因该山场地貌已经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受到破环,无法完成现场勘察结论报告,给纠纷调解增加了难度。

“如何确认村民提供的证据材料真伪与土地四至面积是工作的重点。”礼门司法所所长张振立说,有的村民拿着民国时期的地契、有的拿着“溪兜洋”的地契、有村民的地契只写模糊的四至没写面积等各种情况出现,按村民上报的材料统计面积达50多亩,比实际征地面积多了近2倍。

面对如此复杂纠纷,陈强与张振立只能组队驻村办公,每星期下村3天是他们的“硬任务”,入户走访、说法讲理、摸排确权是他们的“硬工作”。其间,从乡里到油湾村19公里却要乘坐50分钟的车程是他们的“最美”回忆。

通过大量的走访和询问知情人,前后召开4次涉征地村民调解大会,礼门司法所确认了15户村民所提供的证据材料与土地四至面积,经时近十四个月的调解,最终成功化解这起矛盾纠纷,并签署了书面协议。

(郑孟端 张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