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2019年第13号:6月8日 福建省将启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展演活动

2019-06-03 10:49:32 来源:福建法治报
 
答记者问
 
记者:6月1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公布实施后,我省将有哪些工作举措?
 
苏忠明:《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公布实施后,我省将开展《条例》的普及宣传并严格按照《条例》规定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
 
一是完善非遗保护体系。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工作,对全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梳理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相关数据库,开展数字化管理。二是加强传承实践能力建设。深入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扎实推进非遗管理和非遗传承人的培训工作,培育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点,推进传统工艺振兴;推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战略相衔接。三是加大非遗阐释传播力度。积极探索非遗进校园、非遗+旅游的有效做法。
 
记者:近期国家四部委联合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中,我省有多少个县在其中?有何重大意义?
 
谢平:中宣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中,共计15个片区、645个县,涉及我省的有三个片区,原中央苏区片区、海陆丰片区、闽浙赣片区,范围涵盖了我省龙岩市、三明市、南平市、宁德市、漳州市、泉州市的45个县(市)。
 
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的分县名单是实施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国家文物局将进行统筹推进、整体规划、连片保护和统筹展示,加强对地方的宏观指导。各有关地方和部门将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为重点,提升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更好发挥革命文物资源在弘扬革命精神。
 
记者: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非遗保护理念的不断提升,请您介绍一下我省非遗数字化保护方面的进展情况。
 
陈秀梅:近年来,我省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推进数字化保护非遗工作。
 
一是做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从2015年至今,我省每年推荐10位左右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进行抢救性记录拍摄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和正在进行中的抢救性记录项目共有38项,部分项目的抢救性记录成果获得了全国优秀。
 
二是积极推进福建省数字文化馆平台建设。建设该平台旨在集中整合我省公共文化馆以及非遗保护各项资源,方便人民群众“一站式“获取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于非遗保护相关资讯。目前,福建省数字文化馆平台已初步建设完成并上线投入使用,成为我们保护、传承展示非遗的一个重要平台。
 
三是打造非遗专项数字化样本。为加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我们启动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数据库及数据采集项目”建设工作,一期通过网络技术打造的虚拟化博物馆,二期采集整理了闽南地区3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视频资料约1200小时,图片资料22000多张。目前该项目已进入验收扫尾阶段,数据资料正在逐步载入数据库。
 
记者:开展福建省文物安全志愿者活动有何意义?当前进展情况如何?
 
谢平:福建省是文物大省,目前全省登记备案的博物馆有131家,馆藏文物76万件。我们希望借开展福建省文物安全志愿者活动壮大文物保护队伍,增强文物部门做好文物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的能力,探索新形势文物安全监管的新模式。文物安全志愿者活动不仅仅局限在发现问题,更着眼于解决问题,它是政府引导下的具有监管、宣传性质的活动,是对行政管理部门职能的一种补充,是弥补行政人员配置不足的一项措施,以密切行政部门与社会力量共同维护文物安全,减少行政管理盲区。
 
目前,我省依托厦门思明区“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世界文化遗产建筑群、连江历史街区文物建筑群、福州林则徐史迹、古田会议旧址群、永安抗战旧址群、泉州海丝史迹、屏南下村文物建筑群等7种不同类型文物,成立7支文物安全志愿服务队,另外还成立了福建省直文物安全志愿服务队,目前总共8支队伍,共拥有200余名志愿者。今后,我们还将扩大队伍,提升专业性,期待形成强有力的文物安全志愿者力量,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