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详解“网格化+司法”的“周宁样本”

2019-07-29 09:32:36 来源:福建法治报

协助执行的“情报员”

除了司法送达难,在法院执行工作中,查人找物也是一大难题。虽然四级法院建立了“总对总”和“点对点”网络查控系统,助力解决查找被执行人财产难问题,但找人难的情况在基层法院仍然客观存在。

为了解决查人找物的难题,早在2017年11月21日,周宁法院便成立了网格化执行工作室,聘任了13名综治网格员为首批法院协助执行员。而今,与司法送达网格联络员整合,实现“一员多责”的工作机制。法院不仅可以委托司法送达网格联络员完成执行案件的送达工作,还可以让其反馈关于被执行人的动向与财产线索,以此对“老赖”展开“地眼”追踪,让“老赖”无所遁形。

委托司法送达网格联络员送达

陈某因民间借贷纠纷被起诉,早在2015年被周宁法院立案执行,但其一直逃避执行。2019年新年前夕,在接到网格员反馈有关被执行人陈某的行踪后,周宁法院执行局案件承办人立即出动,顺利找到了陈某,对其采取司法拘留措施。随后,陈某家属表示要与申请执行人协商,愿意偿还欠款。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并履行完毕。

该案的圆满解决,得益于执行干警与协助执行员畅通的信息沟通。为确保执行信息的快捷传递,周宁法院执行局与协助执行员建立长效互动平台,建立专门微信群、QQ群,在法院官方微信、微博、澎湃号不定期发送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组成了以法院法官为主导、以社区网格为单位、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的司法服务网络,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方位服务体系。

“‘天眼’能够追踪当事人,但是‘天眼’反馈的信息不是即时的,而网格协助执行员‘地眼’发现的当事人,一个电话过来,我就可以马上出动。”周宁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凌建勇说,“对于执行员来说,只要线索可靠,能够取得执行成效,就是24小时随时待命。”

弥合冲突的“调解员”

综治网格员不仅是“送快递”“送情报”的好手,还是调解的能人。

“钱又不是我借的,你们找我有什么用,谁借的钱你们就去找谁!”王某委屈地说道。

原来,两年前,因好友向魏某借款,出于情谊,王某为好友提供担保。谁知该好友欠钱不还,还玩起了失踪,作为担保人的王某于今年1月被魏某诉至周宁法院。

当法院干警到达王某所在村庄,被她的公公告知她早就不在村里居住,联系方式也无法提供。而后,法院委托该村网格协助员老黄协助送达。老黄几经辗转,终于联系到在外务工的王某,并且对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促成她与魏某达成和解,最终该案以魏某撤回诉讼结案。

“‘分调裁’机制改革,是破解法院案多人少矛盾的利器,并能及时化解平息矛盾纠纷,减轻群众诉累。今年来,我院继续大胆探索,推出‘网格化+司法调解’举措,利用网格员人、地两熟的优势,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周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巫东说。

针对管辖区域面广、线长、点多,群众不便诉讼的情形,周宁法院传承创新“枫桥经验”,利用已建立的法院、乡镇、社区三级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综治网格员触及面广、人缘好、熟悉当地社情民意的优势,深化诉调对接工作。综治网格员在第一时间对矛盾纠纷进行调处,避免了当事双方矛盾纠纷的进一步激化,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工作格局,既减轻群众诉累,又缓解了法院人少案多的矛盾,促进审判人员精审细审。

(本报记者 黄锡顺 通讯员 彭雨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