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2020年第60号:12月28日福建省举行“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南平专场)

2020-12-28 17:32:00 来源:福建法治报

叶雄彪

感谢白书记的介绍。最后有请徐芳忠书记发言。

徐芳忠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浦城县莲塘镇山桥村党总支部书记徐芳忠,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山桥村脱贫攻坚的情况。山桥村距城关只有3.5公里,全村620户2770人,其中贫困户40户81人。这些年,我们村围绕乡村振兴总目标,立足特有的区位优势,积极推进南平市委提出的“三大创新”,全力打造多元发展、三产融合的浦城后花园“谷满山桥”,交出了一份脱贫攻坚的高分“成绩单”,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13500元,提高到2020年的19800元,特别是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4600元,提高到2020年的14500元,在2018年贫困户就全部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从2016年的9万元,提高到2020年的45万元。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和大家分享山桥脱贫攻坚的历程。第一个是用好“三大创新”,助力脱贫攻坚。以前,山桥村靠着离城关近、农田适合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过着不温不热的“小日子”,村财和村民增收特别是贫困户增收一直不见起色。近几年,我们一直在思考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上怎么破题、解题。我们就从运用市里提出的“三大创新”入手,通过做水美、打品牌、盘活资源,发展村财、摆脱贫困。特别是重点打造了“十里莲塘”田园综合体,一方面,以“生态银行”理念,成规模的整合了村里的田地,连续两年村集体和村民通过土地流转达到增收230万元;另一方面,以“武夷山水”品牌理念,引进晓禾农业、旭禾米业几个龙头企业,建立优质稻示范基地3600亩,大米批发价从每公斤4元提高到8元,一些高端产品批发价达到20元;还有,以“水美经济”理念,沿着马莲河连片种植大型花海,打造果蔬采摘体验园、大型水稻生态种植观光主题公园、十里莲塘特色小吃街,发展“夜间经济”,开展农耕体验活动,大大发展了城郊游,几年来吸引游客达到20万人,不仅增加了村民家门口就业创业机会,外出务工人员也陆续返乡,乡村人气越来越旺。

第二个是发展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脱贫奔小康,发展产业是关键。我们靠着村里创办合作社、引进龙头企业,把村里的红糖、大米、水果等农产品做“活”了,比如:依托浦城大米、山桥红糖等农产品吸引旭禾米业、仙芝科技、浦芝韵灵芝等8家龙头企业加盟入驻,平均每亩增加收益约1800元,帮助农户增收90余万元,成立莲塘甜蜜蜜甘蔗种植等7家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户以多种形式参与合作,探索股份合作、共享分红发展模式,促进村财增收的同时,解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这也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门路多起来了,今年各经营主体共吸纳36户贫困户务工就业,全年实现增收约14万元。

第三个是突出“党建引领”,助力脱贫攻坚。支部强不强,村里两个样。我们把全村85名党员分成“谷满山桥”种植、晓禾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田园3个产业党支部和7个党小组,做到“一产业一支部,一链点一小组”,通过给每一名党支部的党员“设岗定责”,由党员带头创办致富项目、入户宣传政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仅花一年时间就建成了游客接待中心等10个项目。目前,我们村党总支部共支持16名党员创办领办致富带富项目20多个,带动300名本村劳动力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有36户贫困户通过这种模式受益,年户均增收3878元。在党总支的带领下,山桥村走向了产业变强、村民变富、环境变美的道路。

我从2000年开始就担任山桥村的村主干,见证了村里的“大变样”。接下来,我还会带着乡亲们打造出高质量的田园综合体,搞大棚种植,发展城郊游、办好农家乐、民宿,等等,让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