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探索生态司法:武平法院创建“五评”机制

2021-12-06 13:15:22 来源:福建法治报

 

法官评判:一线审调止纷争

十年树木已成林,青山绿水绕村居。正是林改的助力,村民植树造林热情高涨,经常看见全家老少带着干粮上山造林的场景。如今20年过去,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村民拥有了“绿色财富”。不少荒山成青山,依靠石头、树木划分的四至逐渐消失在青山之间,涉林纠纷的审判和调处成为武平法院多年来司法为民的金字招牌。

日前,该院生态庭法官前往东留镇封侯村,调解一起涉及芙蓉李山场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法官在充分了解双方当事人的诉求后,根据实际情况为双方提供专业法律指导意见,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调解方案。

与其他纠纷不同,为了查明林业纠纷的有关“病因”,法官除了通过起诉状、双方当事人了解具体诉求和纠纷起因外,还必须深入现场勘查,落实林权现状,以更好地判别是非曲直。

深入现场进行勘查

“无论是林业承包合同纠纷还是林地权属纠纷,基本上都存在着界址争议,为了明晰林地情况,每起案件我们都必须邀请林业技术专家或林业技术人员对纷争林地进行现场勘界。”林权斌如是说。

如果邀请专家“会诊”是把脉林权纠纷的有效途径,那么,选任林业专家陪审员,则能让生态裁判结果更具说服力。

2020年8月29日,武平县人大常委会任命福建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县自然资源局若干人员担任生态领域专家人民陪审员。法官与专家陪审员一同深入现场,充分了解当地相关的林业背景,通过与村民交谈,有效评估林业纠纷对本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在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充分参考当地村规民约、善良风俗,引导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这样的调解协议往往能够得到当事人的认可,自动履行率会高很多,后续问题也减少不少,起到了促和止纷的积极作用。

面对土改时期遗留的权属不清、界址不明、有山无证、有证无山的问题,该院充分发挥“定分止争”功能,2018年至今,审结林业民事案件88件,妥善解决林权纠纷,明晰林地权属,让林农吃了“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