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连城县检察院打造特色检察文化提质效

2022-05-18 15:49:38 来源:福建法治报

公平公正养成“冠豸品质”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5月18日讯 冠豸山水,价值连城。獬豸是公平公正的标志,是人间正义的化身,是中国法律的图腾。连城县冠豸山也被喻为公正之山。

近年来,连城县检察院大力打造极具特色的“冠豸品质”检察文化品牌,突出党建引领,弘扬“以民为冠,服务发展,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冠字精神,筑牢“公平正义、清正廉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豸字品格。

“检察文化是检察事业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是检察机关软实力的象征,是提升检察公信力的灵魂。”连城县检察院检察长李坤然表示。

文化立院

“冠豸品质”擦亮检察品牌

但凡登临冠豸山,正义气息扑面而来。从遒劲刚强的迎客松到惩戒贪婪的石禾仓,从象征司法权威的獬豸金印到芳兰谷、莲花峰、洗心亭……在冠豸山,每一处景点都蕴含着浩然正气。

在以“冠豸品质”立院的连城县检察院,临窗东望,云蒸霞蔚处,耸立的冠豸山时刻提醒着检察人司法为民、追求公平正义之心。

“一厅一廊一室”是连城县检察院检察文化的主要阵地,即一个检察历史展厅、一个文化走廊和一个心理疏导室。该院致力于营造积极向上的检察文化氛围,通过内部氛围、职业道德规范约束干警的执法意识、职业态度,做到公正严明;通过建立激励制度、选树优秀典型等手段,深化检察文化影响、价值和意义,让检察干警在日常熏陶中主动把检察文化融入检察工作、检察队伍,温润人心,启迪心智。

该院推行“四大工程”,锚定积极争先创优的“一个目标”;完善全员业绩考评机制、重点工作项目化推进落实机制,扎实推动工作落实见效的“两项机制”;补齐降低“案-件比”,实行减“退”限“延”,提升特色品牌,破解“两不”难题的“三个短板”;开展“护企安商”专项法律监督、“行刑衔接”专项检察、冠豸山地质公园专项保护、检察工作“质量建设年”专项活动的“四个专项”。

“以‘冠豸品质’的检察文化为抓手、做推手,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院有4个案件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优秀案件,3个案件被省检察院评为优秀案件,培育出全省检察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优秀个人、市优秀个人、十佳检察干警等多名检察人才。2005年至今,连续六届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连城县检察院党组副书记、政治部主任邓赐平介绍道。

司法为民

“冠字精神”引领检察履职

“纺织厂因为效益不佳倒闭,由于其他涉诉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厂房设备等拍卖款已进入待分配阶段。时间紧迫,而54名工人无法拿到被拖欠的工资。”经办检察官介绍一起典型案件时表示。

因人数较多,从案件时效性、节约司法资源等方面考虑,经办检察官积极协调、督促企业在工人提起诉讼前筹集资金将13名金额较少的工人工资支付完毕,但仍有54名员工被拖欠工资共计35万余元。

为有效推进案件进程,经办检察官主动联系工人、法律援助中心进行释明。在均无异议的情况下,从中选定金额较大、生活较困难的5名妇女农民工作为支持起诉对象。

农民工均系弱势群体,必须保证他们的劳务获得及时足额的报酬。连城县人民法院收到支持起诉书送达后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开展庭前调解,最终54件案件顺利进入执行阶段。2020年9月25日,检法两家联合为54名农民工发放了35万余元被拖欠的工资,共同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

自2015年检察公益诉讼开始试点至今,“连检豸”公益诉讼办案团队的足迹遍布连城县17个乡镇100多个村庄,他们一直在守护公益的路上,或者跋山涉水,或者调查取证……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56件,用实际行动践行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检察使命。

该团队坚持党建引领,以“扬法治、护生态、促发展、保民生”的办案理念,全力守护人民美好生活。通过办案,督促治理毁损农林地435亩,清理固废垃圾200余吨,追收国有财产448万余元,索赔生态修复、环境治理费用370万余元。持续开展英烈纪念设施、革命文物保护专项监督,针对发现的建筑物失修、消防安全隐患、被非法占用等问题,积极与主管部门沟通磋商,推动成立连城县红色文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投入200万元专项保护资金,完成7处红色遗存维护修缮。

弘扬“以民为冠、服务发展、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冠字精神,“把每一个案件办到极致”的要求,将情理法融于办案一体,坚持力度、质量、效率和效果相统一。

“我们加强办案流程管理,精心办好每个案件,强化综合质量意识,办理精品案件,提升诉讼监督效果,以实现办案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有机统一。”连城县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黄井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