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大田县建设镇香浮村以发展促平安

2016-07-01 10:49:22 来源:福建法治报

走在精准扶贫大道上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7月1日讯  说起建设镇香浮村如今这种平安祥和的环境,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夸一个人——那就是村党支部书记周进乐。周进乐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当过兵,退伍后返乡创业,2003年至2015年担任香浮村支部书记,后到镇企业站招商办任职。由于工作业绩比较突出,他被镇党委、政府下派为香浮村第一书记。

深入田间地头

找准扶贫项目创平安

香浮村属于典型的边远山村,村中大多是老人妇女儿童在家,很多矛盾纠纷源于比较贫困,群众收入来源比较单一。村党支部充分意识到要化解这些问题,首先要有致富项目,还得把农村人员空闲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综治维稳和平安创建的问题。 2014年初,周进乐通过引进东北优质水稻品种,利用香浮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质富硒地块,组织一批拥有传统手工耕作经验的留守老农,采用传统种植工艺来种植原生态富硒大米。这既符合党和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措施,又能让原本无所适从盲目种植的群众跟上市场经济步伐,增加收入。

走访农户

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发展的动力之源、富民之道。周进乐审时度势、吃透政策、把握机会,利用互联网+农产品模式,加入“赶街”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同步销售,让香浮原生态富硒大米声名远播,产品销售速度大大加快。他利用自己所创的传统方法种植富硒水稻项目,组织一批长期从事农事、至少拥有20年传统原始耕作经验的老农,通过与他们签订收购合同,以高于市场价3倍的价格,统一收购他们按照传统生态种植方式所生产的稻谷,让留守在家的老人们继续沿用传统方式精耕细作,且有较高的收入。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作为党支部书记,他精准把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带动村里的党员们,同时吸引其他村民共同加入。通过“基地+合作社+市场”的集群化发展模式,率先成立香浮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把香浮原生态富硒大米当作富民强村的支柱产业来抓。种植面积达400余亩,年产原生态富硒大米近20万斤,带动村庄增收60多万元。如今,老农们交流的大多是怎么更加环保、生态地种植出更加优质的稻谷,因一点鸡毛蒜皮小事引起的矛盾纠纷基本绝迹,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实施邻里互助保平安

为了缓解村青壮年人少,出现外来人员偷盗、老年人患病无人照顾等问题,香浮村组织一批70岁以下、身体状况较好的村民与年纪较大的村民形成邻里守望、互帮互助机制。

香浮村离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交通不便,村民居住点较分散,以往往来较少。自从周进乐原生态富硒大米古法种植项目实施以来,村民们有了共同的约定:以3-5座比较集中的房子为最小网格单位,每天碰头一次;以村民小组基本网格单位,每周碰头一次;村委会为中心网格单位,小组长每月碰头一次,平常有事立即碰头。碰头主要了解各家各户社会治安情况、老人健康状况以及生产生活情况;春耕时,商量种植品种、农家肥沤制发酵情况以及灯光透虫等技术问题;耕作时,主要是开展相互帮工、相互调配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丰收时,举办民间庆祝活动,宣传党的好政策、法律法规、平安创建以及分享喜悦。自此,村民们往来频繁,邻里相亲,守望相助,乡情自现。

早期的水稻种植方式主要是“火耕水耨”,这种种植技艺流传至今,却由于机械设备的不断更新、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等全面深入使用而逐渐消失。但这些新技术、新设备对于没有文化基础的老年人来说,既不容易学,也破坏了环境和生态。香浮村党支部充分发挥老年人有传统种植技术的长处,让生产出来的产品绿色无公害,提高经济效益,保护了生态环境,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