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加大探索创新力度提升宣传工作品质

2017-10-26 10:05:10 来源:福建法治报

对标——融通新思维

“元宵节专题年年做,如何做出新意?”“如何找出痛点,让受众产生共情?”2016年7月20日,在福州全市法院信息文稿和宣传工作培训班学习现场,《福建法治报》新媒体融合部主任赵忻就“如何运营好微信公众号”作精彩开讲,不时赢得两级法院60多名学员的阵阵掌声。虽然仅是一场讲座,却折射出福州法院瞄准问题靶心、在新时期宣传工作中对“媒体融合”一以贯之的关注。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福州中院宣传处成立适逢中国媒体融合蓬勃发展之机。如何对齐“互联网+”的坐标,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并重,激发所有渠道的积极性,通过信息再加工和深加工创造内容价值,从相加到相融,成为法院宣传工作必须直面的命题。

召开全市法院宣传信息工作会议

“在传统媒体的协作当中,要学会在开放之中善解媒体、善用媒体,借力造势、借风扬帆。”福州法院积极寻求媒体的支持和建议。福州电视台的“走进法庭”栏目,《福建法治报》的“福州法院”专栏,人民网的《院长访谈录》专访,《人民法院报》记者就新闻写作做专题培训……福州中院通过开展座谈、举办培训、共办栏目、协力策划等方式,深化与省市重点媒体的全方位合作,充分运用好新闻媒体资源,借新闻媒体之力,雕琢新闻宣传精品。

借力传统媒体修炼“内功”、巩固优势之余,福州法院新闻宣传工作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潜心钻研“互联网+司法”,丰富宣传工作的手段和载体。及时更新法院互联网,积极探索微博、微信、APP客户端等新媒体的建设,“创新驱动、跨界融合”。

2016年3月,福州法院微博、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全面上线。以福州中院为例,福州法院网开设了10个栏目,主打“公开”,推进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等“四公开”;微博设置六大主题,主打“互动”,发布新法新规、开展“庭审直播”,增设在线互动;微信开办11个版块,主打“亲民”,进行普法宣传、发布司法网拍、定期曝光“老赖”。“两微一网”定位明晰、互为补充,形成了立体化、常态化宣传态势,真正做到“互联网的触角延伸到哪里,宣传工作的落脚点就在哪里”,创造着新的宣传生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为宣传产品的内容质量和多样性,让创意产生更大的内容价值,福州中院宣传处鼓励宣传人员按兴趣组合,进行资源嫁接,跨界生产,充分释放全媒体内容生产能力。在制作方法上,采取“点、面、针、线”的布局型作业。以中心工作为“面”,着重围绕每年初全市法院院长会上所做的工作部署进行宣传;以具体的工作为“点”,扎实推进每周处务会的主题讨论,做精、做细、做实、做好每一个具体的宣传项目;以项目的策划为“线”,与基层法院联动,按照统一策划、统一部署、分层负责、分步实施的原则展开,打造“拳头”产品;以全年总结式盘点为“针”,贯穿起全年各个项目、各个阶段的主题策划,以系列报道、宣传作品集、工作纪实片、“微信书”等全媒体形式,提炼展示全年工作。

“点面针线”宣传手法的有序发力,使得福州法院宣传态势跃出局部延展全局,穿透表层抵达枢纽,形成了有品味、有深度、有时效、有看点、有宣传力和影响力的新媒体宣传格局。

据池奇波介绍,为促进“媒体融合”式“中央厨房”的有序运转,以项目责任制为基础的协调会、采前会配套运行,第一时间进行融合采集、加工、生产和传播。

协调会是“中央厨房”日常运行的最高决策机构。每周一上午,当周值班“编辑”召开协调会,部署当周重要宣传任务,汇报选题策划、通报新闻线索,确定重点稿件,布置采编对接,点评一周传播效果及协调采编对接联动。由项目负责人,负责就具体项目的采、编、播进行长线运作和一揽子统筹策划协调。

一系列宣传素材经过“中央厨房”的“深度加工”后,在传播渠道上多样化地实现着“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即以法院网打头阵,新闻实时上网;微信、微博作为第二阵容,深度加工特色产品,针对用户精准推送;报纸压轴,全面深度解读。

记者注意到,福州法院在这些宣传作品的表现形式上,借鉴讲述故事的话语体系,形成法院特有的话语框架,并逐渐倾向以图片、视频、音频和H5动画等视觉传递为主要表达形式。《法院也有奥运会?》《“下班了,你还不回家?》等一系列宣传报道,契合了当下快速阅读习惯和观众接受的方式,呈现出“吸引眼球”的生动性。

据统计,福州法院“两微一网”上线至今,共发布微信265期、512条,微博39264条,官网文章24368篇;微信微博粉丝数量达8万人,官网阅读数达500多万人次,受众群体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