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0-02-13 13:16:50

平潭公安监管民警:坚守在高墙内的忠诚卫士!

作者:   来源:海峡法治在线   责任编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海峡法治在线2月13日讯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的严重形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平潭公安监管民警勇担责任和使命,全警动员、全面排查、加强防范、坚决落实,力争以最高的防疫标准、最严的防护措施,坚决把疫情阻击在监墙之外,坚决防止疫情在监所内传播。

在疫情蔓延的关键时刻,平潭综合实验区公安局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监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区党工委委员、公安局长许标旗,区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蒋政平相继作出一系列部署。

区局监管支队、区看守所、拘留所各岗位民警、辅警和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坚守,主动放弃假期、坚守岗位,加班加点、连续作战,付出艰辛努力,认真落实各项防护措施,用实际行动书写忠诚和担当。。。

穿上警服,他们是专业严谨的人民卫士。脱了警服,他们和万千百姓一样,只是一名普通人。他们也是父母的儿子女儿,是孩子依赖的父亲母亲。但作为一名监所民警。监所的绝对安全是他们唯一的追求。面对疫情,他们深知身上的使命和责任重于泰山,所以他们作出了一样的选择————坚守。

让我们一起走近这群“高墙内的无名英雄”。

他志愿冲锋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主动承担拘留所战时勤务的第一组轮班(连续值班15天)。他就是平潭公安拘留所副所长薛理强。前期动过两次手术,医生多次叮嘱他要注意休息,不可过度劳累,但是疫情面前,他心怀无畏,肩扛使命,勇往直前,用实际行动扛起疫情防控安全线。

监管支队民警林军(省公安厅挂职民警)是双警家庭,疫情当前,他和妻子刘芸婷(南平市建阳区看守所民警刘芸婷)夫妻俩都奋战在监所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

林军同志正月初六返岗后立即投入到全区监所疫情防控工作中,担起监所管理业务指导、制定战时勤务方案和工作信息收集、报道等工作,连续加班加点十几天,至今还没回过家。他的爱人刘芸婷,因参加本所战时勤务封闭管理也无法回家,年仅一周多岁的女儿只能交由家中老人照看,每天只能通过手机视频报个平安。

不同的岗位,相同的坚守,他们舍小家为大爱,毅然选择冲锋在战疫防控的最前沿并肩作战,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一份力量。

▲陈昱(右一)

拘留所管教民警陈昱在休婚假期间接到疫情防控的指令,立即投入到拘留所战时勤务安排,冲锋在前,坚守岗位,做好表率。陈昱同志充分发扬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疫情防控期间对外把好入口关,加强体温检测和动态排查,在监内教育和引导在拘人员做好个人卫生,消除负面情绪,确保监区稳定。

2月2日中午,看守所巡视监控岗位民警林伟回到家中不久便接到了单位打来的电话,要求接下来的15天隔离在看守所监区内开展工作,全力做好监区疫情防控工作。

战时防疫勤务机制运行以来,监视监区和监室设施情况、点名、督促在押人员遵守好一日生活制度,这几乎就成了林伟生活的全部,每天的工作看似简单,但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因为这是面向在押人员的第一道防线,不能有丝毫松懈。

走过几道铁门,身处高墙之内的林伟,便几乎是与世隔绝了,这也让他深深体会到了忠孝不能两全之苦,他最大的牵挂就是卧病在床的老母亲和刚满2周岁的小女儿,由于父亲和妻子工作繁忙,平时他是利用轮休时间照顾家庭。因岗位的特殊性,缺一人便会对整个战时勤务模式造成影响,他毅然决然选择了坚守岗位。林伟表示,作为党员民警,理应克服自身困难,坚守在抗疫一线。

自2月3日以来,区局看守所民警全员在岗在位落实防疫战时勤务机制。林婷作为看守所唯一的女管教民警,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女性在押人员的感染风险,她必须隔离在监区内连续工作15天。突如其来的任务让她来不及安置好两个年幼的孩子,其中一个甚至还不满2周岁,只能让年迈的公公婆婆代为照顾。

2月4日林婷家人打来电话,年幼的小儿子发起了高烧,哭着叫妈妈。尽管她心急如焚,但为了严格落实防疫战时勤务机制,做好女性在押人员管理教育工作,维护女性监室秩序,她只能每天通过电话向家人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

“宝宝发高烧整整三天三夜,我作为母亲却无法回去照顾帮忙,心里真的很过意不去。”在林婷看来,家里人没有丝毫怨言反而支持她的工作,给了她更多更大的力量,她希望能在防疫一线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人心齐,泰山移!

疫情当前,确保监所安全是平潭公安监管民警的责任,更是平潭公安监管民警的职责使命。

疫情冲不破他们的坚守,口罩遮不住他们的决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下拧成一股绳,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共同期待战胜疫情、春暖花开之时!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