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台湾考察的友人给我发来一张照片,拍自台南,主角是一个木屋亭子,亭柱上挂着一个牌子,上书“发呆亭”三字。看后,莞尔。无独有偶,在一位友人家看到一幅书法作品,内容是“清新发呆,春暖花开”八个字,用笔厚实,结字宽博,读来亲切自然,养眼养心。 不是说么,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怎么转眼间,发呆一词“飞入寻常百姓家”,变得“清新”了,变得“春暖花开”了?其实,著名作家金庸先生就曾说:“我的性子很缓慢,做什么事儿都是徐徐缓缓,最后也都做好了…………” 欲速则不达。作为一名凡夫俗子,我也有自己的真切感受。工作累了,疲顿烦躁了,与其“人在曹营心在汉”地机械式应战,不如慢下来,打开窗子发发呆,惬意地深呼吸。曾经的我,由于工作压力大,节奏快,加之睡眠不好,身体每况愈下,脑袋发胀,精神憔悴,找了很多的医生,吃了不少药,均无济于事。后来,在一位老中医的指点下,我请了半个月的假,放下日常琐碎,去浙江绍兴听从水巷滑过的乌篷船的桨声乃;去成都宽窄巷子、杜甫草堂,让脚步放慢再放慢,用心灵去感受那里的文化脉动。还真别说,效果极佳,返程归来的我,已然又回到了刚走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那时一样,特别地有激情。怪不得有人会说,“慢生活未必就是叫你拖延时间,而是引领着你静中取动,去生活中寻求平衡点,舒缓有度,快乐前行”。是这样的,真的。 其实,古人早已将“发呆”,或是将类似于此类的发呆“停摆”,作为一种追求,作为一种蓄势待发的心灵调剂,作为一种养精蓄锐的向远方出征的始发点。你看,陆羽喜欢“兀坐闲吟到日斜”;王建常常“闲看中庭栀子花”;李清照向往“枕上诗书闲处好”;“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板桥更是直截了当,将“难得糊涂”作为为官处事的自况。多么地惬意!而且,有人早已给这款“悠闲式”“发呆式”生活,起了个符合时代节拍的名字:慢生活! “‘停一停’时常会比‘挺一挺’起到更好的妙效。”曾经为我开出那剂“旅游药方”的老中医,当时说下的这话,如今想来,与友人客厅书法横幅里的“清新发呆,春暖花开”之意,是那么地机缘巧合。不知,此刻的你是否有认同感。 (李宣华)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